过去20年,电子商务在中国蓬勃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也造就了大大小小的“淘宝店主”。这一“造富模式”延伸至农村地区,发展出了“淘宝村”这一独特的乡村形态。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留守家乡或回归家乡,利用电商平台将自己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在当地逐步发展为产业集群。目前,全国淘宝村已超5000个,阿里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下一个十年,全国淘宝村或将超过2万个。
这一现象引起了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罗震东的注意,2015年7月,罗震东带领他的团队进行了第一次淘宝村调研,开启了他的淘宝村研究之路。五年的研究成果,集结于他近日出版的著作《新自下而上城镇化:中国淘宝村的发展与治理》。近日,就淘宝村这一现象,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罗震东。
记者:您认为淘宝村这一现象为什么会在中国出现?
罗震东:我觉得至少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繁荣。中国的互联网平台经济非常发达,在国际上也处于相对领先水平,像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平台都开启了服务中小企业和普通商户的业务。第二是中国人民的创业热情。在中国农村,还有不少低收入群体,他们有很强烈的创业热情和致富愿望,我在调研中发现,这些草根创业者具有强烈的企业家精神。第三是中国各级政府的支持。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战略,都推动了中国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电商产业在农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淘宝村一般出现在什么区域?参与群体有怎样的特点?
罗震东:从淘宝村分布的格局来看,早期的淘宝村95%以上都出现在东部沿海6省,即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即使到现在,大概也有91%左右的淘宝村在这六个省份。这六个省份的特点就是经济相对发达,特别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然而,淘宝村通常并不出现在特大、大城市中心城区周边,往往率先出现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相对边缘地区。比如浙江的温州、台州、义乌、金华等地方,都出现了大量的淘宝村,利用原有的产业基础以及互联网渠道,形成产业升级转型。
我在研究中还发现,东部沿海相对欠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淘宝村,比如像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菏泽市曹县大集镇等。这些地方都属于所在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但他们的淘宝村发展很不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方的草根创业者有非常强烈的创业精神,同时因为是在东部发达省份,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条件都不差,比如睢宁、曹县周边的高速公路都比较发达,而且紧靠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有利于淘宝村的崛起。这种类型的淘宝村可以说是“无中生有”,或者说是纯粹自下而上产生的,比如曹县的演出服饰产业,过去这里没有这一产业,沙集镇东风村的板材家具产业,以前也没有,完全是草根创业者们早期创业成功之后,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电商渠道,带动一个地区发展起来的产业。
记者:根据您的观察,淘宝村对当地农村和农民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罗震东:影响非常大。从比例上看,全国淘宝村到目前有5000多个,占全国行政村数量的比例还不到1%。但是它获得了广泛关注。主要因为它有三方面作用。首先,扶贫减贫效果非常明显。在很多贫困地区,老百姓通过电商途径,把他们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卖出去,获得不错的收入,这种方式是一种具备内生动力的脱贫方式,比单纯依靠外界扶持脱贫的方式,更能给他们带来激励和自豪感。第二,淘宝村的发展,把原来乡村的很多闲置资产和资源进行了盘活。比如乡村闲置的宅基地、闲散劳动力等。我在淘宝村看到,很多在淘宝村从事生产的人群,并不是青壮年劳动力,而是留守乡村的妇女和老人,他们原来没有很好的就业渠道,淘宝村的发展让他们获得了就业机会。第三,淘宝村的老百姓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提升,他们了解淘宝的运转方式,也习惯于通过淘宝购物,还习惯于通过网络跟外界交流,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习惯跟城市居民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他们也形成了互联网思维,了解外界的变化并适应这种变化,尽管这种影响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我认为它将会是长期性的。
记者:从长期来看,淘宝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罗震东:从我看到的淘宝村来说,一些村庄通过它实现了产业振兴,老百姓有钱了,年轻人回到了乡村,他们带回了先进的理念,也会改进乡村的治理方式,村民富裕、治理有效、生态宜居,都在逐步实现,所以我觉得淘宝村是一条可行的乡村振兴之路。
但是淘宝村到现在占比不到1%,也不是所有乡村都适合成为淘宝村,我也不认为所有乡村都应该成为淘宝村。乡村振兴还有很多方式可以探索。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淘宝村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要让农民通过接触数字化手段,提升文明理念和文化知识水平,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这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这也是淘宝村和普通农村最大的区别。
记者:淘宝村模式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罗震东:还是农村面临的普遍问题,主要是人才流失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农民通过电商发家致富后,有条件去更好的地方生活,往往会选择离开农村。这些人一旦离开,乡村发展的持续动力就减弱了。所以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治理机制亟需进一步完善,让农村成为一个留得住人的地方,让那些已经致富的和还在致富的村民都愿意留下来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发挥村集体的主动性。此外,政府和社会力量要参与其中,给乡村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