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船的力量在帆上 人的力量在心上——追忆上海吴淞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友农

2020年08月23日 06:53   来源:经济日报   

  王友农生前全身心投入工作,常常奔波于各种会议中。 (资料图片)

  灿烂的夏日里,已昏迷75天的王友农走了,生命定格在51岁。4月26日晚,因突发脑溢血,他倒在自己热爱的邮轮事业上,再也没有醒来。

  当我们再次回顾过往,能清晰地看到他在邮轮事业上付出的点点滴滴。“不能出一丝一毫差错,这里是全球第四、亚洲第一母港,任何闪失都会对整个邮轮业造成巨大打击。”在他带领下,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现“零输入、零输出、零感染”,创造了国际邮轮行业防疫奇迹,提振了全球邮轮行业复苏的底气与信心。

  受疫情影响,1月29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暂时封港。王友农却丝毫没停下来。针对国外邮轮暴露出的问题,他深入细致研究撰写建议,早已习惯于主动跨前一步,想深一步。

  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王友农率领团队投入了新一轮课题研究,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国际邮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出入境邮轮卫生检疫作业指引》等,形成邮轮行业防疫的“中国标准”。

  4月14日傍晚,他不慎从楼梯上重重栽下,腿部撕裂,必须静养。可第二天一早,他弄来一根拐杖,一瘸一拐地上班了,随身还带着一大包衣物——干脆住进了值班室。

  4月23日凌晨4点40分,皇家加勒比“海洋量子”号邮轮获准非经营性停靠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全船353名超期服役的中国船员平安回到祖国。这是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第一艘回归中国母港的国际邮轮。踏上甲板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收到一条来自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温馨提示”:亲爱的“海洋量子”号船员,欢迎您回到祖国……船员们当即热泪盈眶。这条短信是王友农特意嘱咐公司准备的,这是祖国迎接他们的第一句问候。

  就在王友农不知疲倦地奔波之际,病魔却向他袭来——4月26日,王友农倒下了。他不曾知道,由自己指挥带领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防疫经验得到国际邮轮业界广泛赞誉,各船公司明确希望邮轮在上海率先复航。

  10年前,上海宝山区抓住国际邮轮产业东移先机,启动建设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从那时起,王友农的人生便与这个向海而生的梦想紧密相连。

  2011年,王友农担任宝山区滨江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参与全国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申请创建工作,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初期发展打下了基础。2015年,他调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提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前5年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第二个5年,要加快建设“快乐港口、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共赢港口、示范港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邮轮母港。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候船大厅,因独特造型被誉为“东方之睛”。它不仅见证了邮轮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更见证了20余项充满创新基因的探索在此落地生根——这些创新探索的背后,处处都留下了王友农的身影。

  2019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试点的邮轮船票制度在全国推广应用。一张船票,承载着王友农打造智慧港口、示范港口的决心。2017年前,全国邮轮港均没有船票,随之带来经营、安全等诸多问题。王友农意识到建立邮轮船票制度的重要性,投入到邮轮船票试点申请工作中。很快,邮轮码头秩序有了极大提升,旅客通关速度从30秒缩短至3秒左右。

  在邮轮港泊位岸边,有一组巨大的集装箱式设备,这是世界最大邮轮变频岸电系统。它的诞生,源于王友农一个绿色心愿。

  2015年,他在一次专家研讨会上得到启发,“使用岸电可使船舶每次靠港减少95%的污染物排放量”。如果岸电项目落地,将使港口节能减排、实现“绿色航运”成为可能。然而,当时世界上没有这么大的变频变压岸基供电系统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王友农花了一年时间不断调研学习,制定了岸基供电项目建设方案。2016年7月13日,世界最大邮轮变频岸电系统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试运行成功,一年可替代电量3660万千瓦时。

  王友农常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从来到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那天起,“依港而兴”的梦想就深植在他心里。他见证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这一“传奇”的诞生、成长和壮大。远望大海,热爱邮轮事业的人们,不会忘记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治国)

(责任编辑:王炬鹏)

船的力量在帆上 人的力量在心上——追忆上海吴淞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友农

2020-08-23 06:53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