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保持世界第一

2020年08月13日 06:3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2日讯 记者郭静原从中国科协获悉:近日,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与科研人员流动》。《报告》显示,不考虑专升本、死亡及出国因素,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依然是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最主要渠道。

  《报告》指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学历呈金字塔形结构,尽管目前专科层次科技人力资源为主体,但本科层次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和增速均超过专科,未来科技人力资源学历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在各学历层次的科技人力资源中,工学背景科技人力资源占比均为最高,工学背景的科技人力资源占54.1%;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继续保持年轻化,39岁及以下人群超过四分之三;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比例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学历女性科技人力资源超过一半;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培养总量大、密度较高,中部地区相对均衡、各省培养总量与密度差异较小,西部地区培养总量小、密度低。

  《报告》中以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的流动状况显示,我国科研人员的流动范围覆盖117个国家,但大规模流动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大洋洲、东亚和“金砖国家”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单向流动数量较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9个国家,其中中美两国是科研人员流动网络的两个核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的核心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从流动方向看,我国科研人员流动主要表现为净流出,但近年来,科研人员回流态势不断增强,回流人员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科研人员国内流动范围覆盖31个省份,大规模流动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广东、陕西和湖北等地区,东部省份在人才流动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黑龙江、四川和湖北等中西部省份向东部省份大规模输送人才。在科研人员跨城市流动方面,北京是科研人员城际流动网络的绝对核心,上海、武汉和广州紧随其后。科研人员流动主要以直辖市与省会城市间相互流动为主。随着科研人员学术层级的提升,国际、省级和城际间科研人员的流动不均衡性提升。

(责任编辑:符仲明)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保持世界第一

2020-08-13 06:3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