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经济聚焦:依法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永远在路上丨政治局会议解读

2020年08月11日 10:5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7月31日,神州优车、氢动益维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监管部门还将依法对瑞幸咖啡境内运营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协助造假及帮助虚假宣传的多家第三方公司等予以行政处罚。

  不只有神州优车、瑞幸咖啡。今年以来,已有15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处罚或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有22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有4家因其他原因被强制退市,有13家上市公司被暂停上市。下半年,监管部门对证券违法的惩戒力度有望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是一场攻坚战。证券违法违规案件造假周期长、金额巨大、调查取证难、查实难。有的案件出现系统性、规模性造假现象,有的案件在造假的同时还伴生违规占用、违规担保、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犯罪行为,有的上市公司一边同意年报披露,一边提出“无法保证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的情况。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康得新、康美药业等一批市场高度关注、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案件屡有发生,不仅破坏市场生态,而且严重影响投资者信心。对这类案件,证券监管部门必须出重拳、用重典,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看来,下半年,为保障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将突出执法重点,集中优势资源查办财务造假等大要案,推动一案多查,对相关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从严从重处理。一方面,推动分类施策,体现科学监管、科技监管,另一方面,以案为鉴,通过个案处置的“小切口”,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基础制度,强化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敬畏“上市”的意识。

  净化资本市场是一场持久战,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从未缺席。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正常波动,但极少数投机分子乘机说假话、编故事、做假账,借疫情之名玩起“财务洗澡”和“题材炒作”。

  根据国务院金融委关于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行为“零容忍”的精神要求,日前举行的中国证监会2020年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指明了下半年证券监管的方向——继续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推动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机制,推动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和刑事惩戒相互衔接、互相支持的立体、有机体系;抓好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落地实施;要多渠道、多平台强化执法宣传,传递“零容忍”的鲜明信号。

  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是一场总体战,不能靠证监会“单打独斗”,更不能与保护中小投资者、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开放等割裂开来理解。下半年,要落实好高层“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精神,必须发挥各部门合力、市场的力量,动员社会各界在新证券法和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框架内,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利用信息披露监管优势,夯实市场诚信基石,积极稳妥处置各类证券违法违规活动。

  正如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建议,可继续探索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并将其作为净化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让更多的市场参与者都加入资本市场的生态净化过程当中,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新证券法已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监管部门未来将继续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诉讼制度,进一步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赔偿救济制度,健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支持投资者通过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推广“示范判决+纠纷调解”机制实践研究建立投资者赔偿基金。

  下半年,资本市场有关各方将继续总结上半年执法、守法、用法的经验和教训,自觉以新证券法为遵循。监管部门将通过推动构建起自律管理、日常监管、稽查处罚、刑事追责、集体诉讼和民事赔偿有机衔接、权威高效的资本市场执法体系,严肃市场纪律,维护市场秩序。

  “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是构建资本市场良性生态的基础。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安青松认为,制度建设是制度供给的一种常态,应当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形成市场化的道德约束、诚信约束、自律约束、声誉约束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监管效率和创新效率,构建资本市场良性生态,助力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周琳)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