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两部门: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2020年08月05日 21: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8月5日讯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8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要求深刻吸取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训,深入开展天津港“8·12”等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强调要以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当地时间4日发生剧烈爆炸,截至目前已致100多人丧生,4000多人受伤。

  8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深刻吸取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训,部署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深入开展天津港“8·12”等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举一反三狠抓其他行业领域安全防范责任措施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会议指出,我国是世界化工大国,涉及危化品的港口、码头、仓库、堆场和危化品运输车、运输船等大量存在,安全风险不断增加。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深刻认识到重特大事故和各类爆炸事故严重冲击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安全感的期待日益增长,必须始终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贯穿到一切工作中和安全生产全过程,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关系,严格落实地方属地管理责任、部门“三个必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会议强调,要以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落实储存环节降温、通风、远离火种等措施,严禁超量、超品种储存和相互禁忌物质混放混存,确保有关冷却喷淋、监测报警、消防系统等装置设施完好有效。

  交通运输部门和各级海关要组织对所有涉及危化品的港口、库(堆)场、码头进行排查,依法处罚安全条件不合格、超量储存、违规混存等行为,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工信、公安和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查处非法生产、储存、使用硝酸铵等民用爆炸物品行为,落实销售、购买许可审批和流向信息登记制度。

  生态环境部门要深入开展危险废物安全排查,切实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各地区要对所有硝酸铵等爆炸危险性物品的储存场所开展定量风险评估,组织有经验的行家专家深入一线指导服务、明查暗访,真正深入查具体查。要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落实危化品生产、储存项目的联合审批和从严把关要求,科学合理布局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

  会议指出,要强化问效问责,对整改措施不落实、重大问题悬而不决、重大风险隐患拖延不改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责任。要通过评估,既注重解决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具体问题,更要推动解决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切实做到全国受警示、全国抓整改。

  会议强调,每年8月份是重特大事故发生相对集中的月份,要结合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举一反三加强煤矿、非煤矿山、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工作,把当前最突出问题、最薄弱环节、最大的风险隐患提到前面、急事急办。要健全完善风险隐患研判分析、逐级报告、整改落实等制度,特别是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切实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应急管理部前期已组织多个督导检查组赴危化品各重点地区明查暗访,对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2.2万余处重大危险源开展了专项检查督导。7月31日,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安委办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化工园区和危化品企业安全整治提升工作作出部署。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两部门: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2020-08-05 21: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8月5日讯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8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要求深刻吸取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训,深入开展天津港“8·12”等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强调要以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当地时间4日发生剧烈爆炸,截至目前已致100多人丧生,4000多人受伤。

  8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深刻吸取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训,部署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深入开展天津港“8·12”等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举一反三狠抓其他行业领域安全防范责任措施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会议指出,我国是世界化工大国,涉及危化品的港口、码头、仓库、堆场和危化品运输车、运输船等大量存在,安全风险不断增加。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深刻认识到重特大事故和各类爆炸事故严重冲击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安全感的期待日益增长,必须始终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贯穿到一切工作中和安全生产全过程,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关系,严格落实地方属地管理责任、部门“三个必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会议强调,要以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落实储存环节降温、通风、远离火种等措施,严禁超量、超品种储存和相互禁忌物质混放混存,确保有关冷却喷淋、监测报警、消防系统等装置设施完好有效。

  交通运输部门和各级海关要组织对所有涉及危化品的港口、库(堆)场、码头进行排查,依法处罚安全条件不合格、超量储存、违规混存等行为,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工信、公安和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查处非法生产、储存、使用硝酸铵等民用爆炸物品行为,落实销售、购买许可审批和流向信息登记制度。

  生态环境部门要深入开展危险废物安全排查,切实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各地区要对所有硝酸铵等爆炸危险性物品的储存场所开展定量风险评估,组织有经验的行家专家深入一线指导服务、明查暗访,真正深入查具体查。要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落实危化品生产、储存项目的联合审批和从严把关要求,科学合理布局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

  会议指出,要强化问效问责,对整改措施不落实、重大问题悬而不决、重大风险隐患拖延不改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责任。要通过评估,既注重解决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具体问题,更要推动解决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切实做到全国受警示、全国抓整改。

  会议强调,每年8月份是重特大事故发生相对集中的月份,要结合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举一反三加强煤矿、非煤矿山、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工作,把当前最突出问题、最薄弱环节、最大的风险隐患提到前面、急事急办。要健全完善风险隐患研判分析、逐级报告、整改落实等制度,特别是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切实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应急管理部前期已组织多个督导检查组赴危化品各重点地区明查暗访,对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2.2万余处重大危险源开展了专项检查督导。7月31日,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安委办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化工园区和危化品企业安全整治提升工作作出部署。

(责任编辑:符仲明)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