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天,潮涌东方。
从壮观的宁波舟山港码头,到满目葱茏的浙北山村;从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到数字化产业新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沉浸在激动与振奋中。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考察调研,观大势、谋大局、话发展……一路风尘仆仆,一路切切叮嘱,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全国特别是浙江发展全方位领航掌舵、把脉定向。
连日来,浙江全省上下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一定牢记嘱托、不负期许,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做好浙江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浙江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逐浪前行,抒写东方大港的光荣与梦想
宁波舟山港地处南北和东西航道交会点,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在这里汇聚,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宁波舟山港率先恢复生产,对推动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物流体系、恢复全球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考察港口并发表重要讲话,让宁波舟山港集团全体员工备受鼓舞。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说:“港口及早恢复生产,吞吐量已逐步恢复至日常水平,总书记的肯定让我们信心更足了!”
毛剑宏表示,宁波舟山港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狠抓生产组织、货源组织,狠抓物流体系、降费举措和服务保障,把服务工作下沉到港口生产各环节。针对企业实际困难,完善实施“上门式服务”“定制式服务”,不断提升港口生产服务水平。
港口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是他在浙江工作时谋划推动的。多年来,宁波舟山港飞速发展,成为全国区域港口一体化改革样板,印证了总书记当年非凡的战略眼光。去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2亿吨,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2753.5万标箱,跃居全球港口第三位。
港口建设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坚守。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桥吊司机竺士杰,多年如一日,守护在码头一线。3月29日下午,他在穿山港区综合办公楼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和他亲切交流,嘱咐他“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劳模”。
18岁就进入港口工作的竺士杰,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其独创的桥吊操作法被命名为“竺士杰桥吊操作法”。该操作法的推广应用,使穿山港区桥吊一年多做100多万个标准箱,相当于多出一个多泊位的年作业能力。
“总书记的嘱托,让我感到肩上担子更重了,我一定努力工作,带出更多劳模,为打造世界一流强港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竺士杰说。
保持定力,从危机中捕捉创造机遇
疫情“大考”下的中小企业,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
“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支持下,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更好发展。”在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鼓劲加油,让大家斗志满满。
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群峰难掩内心激动:“总书记的每句话都在我脑海里一遍遍浮现,那么亲切,却又给人以力量。”
张群峰说,2月11日公司复工,当地园区统一安排大巴接回员工,一周内员工到岗率达80%。目前,公司实现满负荷生产,“有总书记鼓励,有党中央关怀和各级政府支持,我们中小企业一定能渡过难关,实现更好发展”。
中小微企业是浙江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浙江经济的活力源泉、产业升级的新生力量和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均来自中小微企业。”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岳阳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
数字经济是浙江的强项。“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这一论述高屋建瓴,对我们城市大脑工作、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深远意义。”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吕钢锋说,要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正确方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创新,让智慧“大脑”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走对路子,一张绿色发展蓝图绘到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这一科学论断。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时隔1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安吉余村考察,对当地坚持绿色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和期许。
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总书记强调,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决心。”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农田、山林、溪流等的保护力度,守护好绿水青山,让乡村越来越美。
潘春林曾是余村矿山上的拖拉机手。当年矿山关停后,他创办了村里第一家民宿。如今,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他家客流不断,2019年营业额超过700万元。“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走对了路子,日子越来越红火。”潘春林说。
“浙江的绿色发展,离不开总书记当年亲自调研、部署、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嫔珺回忆,2003年6月5日,“千万工程”在浙江全省拉开序幕。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千万工程”从示范引领到整体推进,再到深化提升。实践充分证明,“千万工程”这一重大决策富有远见卓识,符合农村发展规律。
“‘千万工程’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多年来,浙江百姓一直这样评价。
“总书记这次考察时强调要深化‘千万工程’,我们将主动对标这一要求,不折不扣贯彻实施。”刘嫔珺表示,浙江将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加速拓宽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通道,建好新时代美丽大花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柳 文)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