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这一年“夜经济”火了,新“夜”态潜力持续释放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周蕊、段续
忽如一“夜”春风来,“夜经济”火遍中国大地,“灯光下的潜力”成为热议话题。记者调研发现,一年间,随着新“夜”态不断涌现,夜间服务保障更完善,不少城市“夜经济”发展正在进入“2.0版”。
“夜经济”火了,“夜中国”亮了
成都宽窄巷子里,人们一边享受火锅的热辣,一边欣赏精彩的川剧变脸;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身着唐朝仕女服饰的“真人不倒翁”衣袂飘飘、舞姿蹁跹,吸引游客驻足观看;长沙解放西路,“夜妆师”忙着为参加夜间社交活动人群提供化妆服务……
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说,夜幕降临,生活才刚刚开始。
滴滴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大城市商圈夜间出行需求猛增,夜间平均呼单数显著上升;据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监测,2019上海购物节期间,全市100家重点商业企业实现营收188.61亿元,其中晚7点后的夜间营业额同比增幅达22.6%。
随着各类新“夜”态不断涌现,不少城市逐渐摆脱“夜经济”就是餐饮小吃、闹市经济的传统思路,逐渐形成购、食、宿、文、娱、健、养等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
灯光秀、音乐live、沉浸式互动体验展……新年将近,一系列“脑洞大开”的夜间文化活动在北京各大商圈接连上演。北京大悦酒店副总经理孙韵楚告诉记者,酒店将联合西单大悦城,在31日推出“跨年不眠夜”主题活动,届时消费者可参与室内寻宝游戏、电音狂欢派对等多个体验项目,商场还将与彩妆品牌合作,为顾客量身定制跨年妆容。
在上海市徐汇区,漫步在“武康庭”或“永平里”,艺术画廊、花店、时尚生活馆等特色小店和老城建筑融为一体,沿街商铺光线柔和,音乐舒缓,主打“静、雅、柔”的多业态复合式“夜经济”,打造属于都市人的“慢生活”。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研究员陈丽芬表示,随着各地对“夜经济”认识逐渐深入,衍生出颇多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夜间经济形态,供给端亮点频现。
拒绝“猫冬”,北方“夜经济”持续升温
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原因,如何发展“夜经济”一度成为困扰不少北方城市的难题。而记者近期前往部分北方城市调研发现,尽管正值隆冬,各地“夜经济”发展却丝毫没有降温。
蜿蜒起伏的山丘景区,中式风格的山间建筑……今年“十一”期间,一座名为“这有山”的室内文旅小镇亮相长春,能吃能逛能拍照,还可以看演出、做手工艺品,“这有山”一开业便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胜地”。
长春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往年由于天太冷,晚上很少出门。自从“这有山”开业后,自己和家人几乎每周都要来一次。“从没想过室内也能‘旅行’,吃喝玩游一网打尽,老人孩子都喜欢来。”
长春这有山文旅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兴彦介绍,开业近3个月来,“这有山”工作日和周末日均客流达到1.5万和3.5万人次,其中夜间客流占一半以上。
巧做“冷”文章,劣势也能变优势。进入冬季,不少北方地区纷纷依托冰雪资源发展夜间经济。哈尔滨打造冰雪“琉璃之城”;沈阳举办“彩灯嬉雪节”“冰上龙舟大赛”等活动;乌鲁木齐推出“滑雪+夜市”“滑雪+温泉”等特色夜游产品……
陈丽芬表示,各地发展“夜经济”基础不同,北方城市只要因地制宜,依托自身禀赋优势,“冷资源”同样可以迸发“热效应”。
服务“不打烊”,夜间管理更精细
旺盛需求之下,一系列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北京出台13条具体措施,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上海设立“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成都出台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西安提出构建“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西安夜游经济……
火热“夜经济”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不小考验。如何解决百姓夜晚出门的“后顾之忧”?记者调研发现,过去一年来,各地不断完善城市服务保障,夜间管理越来越精细、贴心。
沈阳12月上线动态巴士服务项目“滴滴公交”,将传统巴士与共享约车相结合,公交车不必按固定站点运营,满足市民夜间便利出行需求;长沙市天心区成立夜间经济服务中心,通过设立“夜间管家”、开通“夜经济”公共服务热线等,及时协调处理各类问题,为夜间消费活动提供保障……
政府“卖力”做好服务,商家也在积极行动。在上海静安区大沽路,不到500米的街道上,集聚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商户。过去由于商居关系紧张,这里最高月投诉曾超过百件。关键时刻,商户成立“自治委员会”,制定公约、自我管理,每晚11点自觉结束外摆位,降低噪音,成为和谐商居关系的模范。
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指出,随着一些城市“夜经济”发展进入“2.0版”,发展“夜经济”不仅为了刺激消费,更代表城市夜生活的文化和魅力。在鼓励更多夜间新业态的同时,也要完善配套设施,平衡民众诉求,重点打造形成产业生态的夜间经济新地标。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