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从理念到现实,从倡议到共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各有关国家积极响应,政策协调不断加强,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经贸与产业合作稳步推进,民间往来更加密切,为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了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商签范围由亚欧地区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西欧等相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数次写入联合国、G20、APEC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了各国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中国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有担当的践行者,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参与各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
重庆万州港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利用多式联运优势,提升港口辐射力和带动力。图为万州港江南集装箱作业区。 (新华社发)
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在各国共同努力下,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和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以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区域间商品、资金、信息、技术等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实现了互利合作、共赢发展。
近年来,中国进口需求迅速扩大,在对国际贸易繁荣作出越来越大贡献的同时,也拉动了对华出口国家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约900亿美元。
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我国已与41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双边产能合作机制;境外合作园区建设方为沿线国家创造了新的税收源和就业渠道,中白工业园、中阿(联酋)产能合作园区、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建设和发展势头良好。截至今年6月,中方已与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14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建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
资金融通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沿线国家累计实现保额约7704亿美元,支付赔款约28.7亿美元;丝路基金实际出资额近100亿美元。先后与21个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范围已覆盖60多个沿线国家和地区。
丝路驼铃余音犹在,“钢铁驼队”更胜往昔。截至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近1.7万列,年均增长133%,国内开行城市达62个,境外到达16个国家53个城市,开行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进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新阶段。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愿为世界各国带来共同发展新机遇,与各国积极发展符合自身国情的开放型经济,共同携手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丽)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