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7月16日消息(记者王启慧 石昊鑫)“曲水芦苇荡,鸟息红树林,万顷荷色美,人鸟乐游悠”。位于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的南沙湿地就这样将红树林、芦苇荡、莲花池坐拥怀中。候鸟在此觅食、筑巢,游人在榕荫绿道、海景长廊中体验滨海湿地特色生态旅游。
在“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广东站中,全国部分中央及地方网络媒体记者们走进南沙湿地景区,探访滨海河口湿地与人文旅游相结合的特色生态发展模式。
游客在南沙湿地观赏荷花。(图/央广网记者石昊鑫 摄)
南沙湿地原为珠江入海口滩涂,在上世纪围海造田中成陆。在围海造地过程中,注重保持农耕水养的产业结构和土地的原始状态,在沙尾垦区几万亩农田上形成了甘蔗成林、荷香万亩、人欢鱼跃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的候鸟来此过冬。
90年代,围垦人逐渐注意到了湿地这一不可多得的生态优质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人工改造,有序开挖河道,通过水闸放养一些鱼、虾等水产,在围内种植红树林和芦苇、荷花等多种植物,渐渐营造出一个日趋成熟的湿地生态系统。
1995年,南沙湿地大量增种红树,逐年加大了对湿地的恢复、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设,形成了“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荷花飘香、万鸟齐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目前,南沙湿地景区已成为珠三角地区保存较为完整、保护较为有力、生态较为良好的滨海河口湿地,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周边地区起着防风消浪、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被誉为“广州之肾”。
南沙湿地构筑了丰富的湿地空间,景区内高等植物约有300多种。(图/央广网记者王启慧 摄)
“湿地建设分为两期建设,一期是生态保护核心区,是候鸟的生活栖息区域,以保护候鸟,开展生态系统科研和科普教育为主,面积约3400亩;二期是综合开发生态旅游区,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配套为一体的滨海湿地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区,面积约6000亩。”广州南沙湿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万珺告诉记者。
“南沙湿地构筑了丰富的湿地空间,成为各种鱼类以及鸟类繁衍、栖息的场所和迁徙通道。”讲到这里,万珺难言自豪之情。目前南沙湿地监测发现的鸟类多达180种,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每年冬天,在南沙湿地可以看到“万鸟归巢”的壮观景象。“浅滩和红树林为鸟儿提供了天然的‘自助餐厅’和‘卧室’,800亩芦苇荡供候鸟玩耍 。”万珺告诉记者,“以鸟为本”是南沙湿地建设的基本准则。
除鸟类观赏外,红树林、芦苇荡、莲花池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图/央广网记者石昊鑫 摄)
南沙湿地景区内高等植物约有300多种,这里野鸭成群、苍鹭伫立。游客可以乘坐游览船观赏红树林、芦苇荡、莲花池、鸟类繁殖区和鸟类觅食区,也可乘坐观光车、骑自行车或步行游览榕荫绿道、海景长廊、原野步行区。在设置于生态监测站楼顶的观景廊,游客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晰地观看候鸟的栖息动态和周围的生态壮美景观。穿过约2公里的榕荫大道便是湿地海景园,高达20多米的观景塔可以让游人眺望繁忙的南沙港区和宁静的南沙湿地。
据今年6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2018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中显示,滨海旅游业仍然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
近年来,南沙湿地呈现越来越好的自然生态、人文科普和休闲旅游景象,其珍稀的候鸟、红树林资源,深受游客欢迎。生态资源与文化结合,使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以着重保护、科学开发为原则,打造了当地特色发展之路。如今,南沙湿地已成为珠三角地区节假日旅游的热点,为广东滨海旅游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