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向大会发来的贺信,引发与会代表热烈反响。代表们表示,各国应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创造平等、开放、高效、灵活的教育环境。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教育部门对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作了新的思考和规划,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教育部成立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组织研究智能教育的发展战略、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确立战略目标、基本方针与主要任务,谋划创新模式、应用方法和推广途径。积极搭建研究平台,计划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团队和专门高级人才。”陈宝生说。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介绍,北京有32所高校拥有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在校硕士生3.2万人,在校博士生1.2万人,有8所高校建有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我们将着力建设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5个高地:人才培育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应用示范高地、国际人才高地、健康发展高地。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任务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刘宇辉说。
亚美尼亚高等教育科学部部长阿拉伊克·阿鲁秋尼扬介绍,亚美尼亚建设了很多创新技术中心,可以给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提供免费的数字媒体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学习动漫、3D等方面的技术。此外,亚美尼亚有300多家工程实验室,为6.5万多名学生提供科学、工程等方面的免费教育。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前沿问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条件下教育发展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扩大共享,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说,此次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合作的里程碑事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拥有共同的目标,双方在教育方面合作,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全世界还有2.6亿儿童难以获得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我们要更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变革性作用。”斯蒂芬妮亚·贾尼尼说,“因此,各国和国际组织在人工智能政策层面开展对话,对于人工智能和包容性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教育、科学和体育部部长耶尔奈伊·皮卡洛认为,为消除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不平等,需要各国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我们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创造可持续的教育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各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还要加强对接。因此,我呼吁世界各国携起手来,深化合作,实现教育和人工智能的共同发展。”耶尔奈伊·皮卡洛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