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华社评论员:坚定砥砺奋进的中国信心——一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2019年03月16日 15: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坚定砥砺奋进的中国信心——一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新华社评论员

  奋进正当时,追梦再出发。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今年各项工作作出部署,凝聚起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激励着我们为梦想砥砺前行。开完两会,人们的一个普遍感受就是:信心更强了,底气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奋斗的征程,为中国信心写下生动注脚。过去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好成绩: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实践再次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没有过不去的沟坎、打不赢的硬仗。

  坚定信心,源自对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前进路上,我们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与“势”依然在我们这边。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要看到,风浪是前进中的波动,问题是成长中的阵痛。面对风险挑战,要善于化危为机、趋利避害,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坚定信心,源自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创造、国防和军队建设、文艺创作和学术创新等与代表委员深入交流,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做好各方面工作指明了方向。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任务,两会汇众智、集群力,作出一系列务实可行的工作安排。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解难题有高招,打硬仗有实招,于重点处着力,在关键处发力,我们就有了迎难而上的充足底气和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念。

  坚定信心,源自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近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城镇就业新增1100万人以上、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到60%、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今年两会不断释放民生利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新希望。生活有奔头、事业有干头、未来有盼头,必将激发亿万人民追梦圆梦的奋进力量,为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心就有力量。让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激发实干力量,把两会精神落到实处,向着美好明天奋力奔跑,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