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于立霄)今年北京将启动覆盖城市建成区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调查,高保护价值栖息地将设立保育区,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给野生动植物留一片自由生长的空间。这是记者从3月2日举行的2019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公益宣传活动上获悉的。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调查内容包括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重要物种的生存状况,林地、水系的自然环境保护状况等。
根据调查情况,北京市将建立城区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名录,并按照保护价值划分为高、中、低三类保护地。对于高保护价值栖息地,将设立保育区,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给野生动植物留一片自由生活和成长的乐土。
生物多样性恢复示范项目也将在今年启动。在平原、山区和城区三类区域,分别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试点。今年初步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建设6处生物多样性示范区,为下一步动植物栖息地生境修复提供经验。
近年来,随着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首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类也在逐渐增加。以野鸭湖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截至2018年10月,观测到的鸟类已达343种,与2015年同期相比新增48种,其中不乏短嘴金丝燕、林柳莺、东方中杜鹃、花田鸡、云南柳莺、北椋鸟等在北京罕见的品种。
为了摸清野生动物的底数,从今年开始北京市启动了鸳鸯和长耳鸮等野生动物的种群调查,分析它们在北京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状况以及受威胁因子。
首都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了良好的栖息条件。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中,北京市明确提出,要提升森林系统的生态功能,通过种植乡土树、混交林、食源植物,让野花野草在林下扎根,为野生动物营造觅食地和安居房;通过新造林和原有林有机连接,形成大尺度的森林湿地和相互联通的绿色廊道,为野生动物迁徙建好“高速路”和“休息区”。(完)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