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8日讯 (记者 陈静)“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作为每半年发布一次的官方报告,这也是对全国网民数字生活的一次“大盘点”。这其中,有哪些“亮点”和“没想到”?
——指尖应用继续“井喷”
移动互联网应用继续着令人惊讶的高速增长。《报告》披露,2018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711.1亿GB,较2017年底增长高达189.1%。截至去年12月,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在架数量为449万款。其中游戏类应用138万款,排名第一;生活服务类应用54.2万款,排名第二;电子商务类应用42.1万款,排名第三。
哪些手机应用“吃”掉了你最多时间?《报告》显示,2018年即时通信类APP用户使用时间最长,占比为15.6%;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短视频、网络音频和网络文学类应用使用时长占比分列二到六位,依次为12.8%、8.6%、8.2%、7.9%和7.8%。
你手机里有多少APP,你的子女和父母呢?一个数据颇为有趣,用户手机中APP的数量和年龄成反比,比如15-19岁年龄段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最多,达到59个;其次为20-29岁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为45个;而60岁及以上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仅有28个。
——短视频“热”直播“冷”
短视频已经不再仅仅是时髦,它开始真正成为数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2018年下半年用户规模增长率达9.1%。这个数字甚至已高于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的6.12亿。随着短视频市场的逐步成熟,内容生产的专业度与垂直度加深,同质化内容已无法立足,优质内容成为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和短视频的火热相比,网络直播却进入了转型调整期。截至2018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3.97亿,较2017年底减少2533万,用户使用率为47.9%,较2017年底下降高达6.8%。斗鱼、虎牙、映客作为第一梯队瞄准精细化运营,包括小米直播、花椒直播等第二梯队直播平台,则在寻求资源整合和流量互补。
——“买买买”热情不减
还记得今年年初那张让人难以置信的支付宝年度账单吗?(小编呐喊:我怎么花了那么多钱!)的确,我国网民“买买买”的热情不减。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年增长率为14.4%,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3667亿元,同比增长13.1%,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第四季度平台收入最高,为1147亿元。
“买买买”还在向线下拓展,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5.8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网络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65.5%提升至67.2%。在跨境支付方面,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分别在4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合规接入。
此外,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3.33亿,年增长率达40.9%,用户使用比例由30.6%提升至40.2%。外卖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7亿,年增长率为23.2%,本地生活服务业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
——互联网上市企业:120家!
随着新一轮“上市潮”的来临,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境内外互联网上市企业总数已多达120家,较2017年底增长17.6%,总体市值达7.89万亿元。在沪深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数量为46家;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数量为48家,较2017年底增加7家;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数量为26家,较2017年底增加11家。
从行业来看,网络游戏类企业数量居于首位,占比为22.5%;其次是文化娱乐类企业,占比为18.3%;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工具软件和网络媒体类企业紧随其后,这也正说明,这些业务应用目前商业逻辑相对清晰,更受资本市场认可。
不过,截至去年年底,我国还有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未上市网信企业113家,这113家未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出现了变化,企业服务和网络金融类企业组成网信独角兽企业第一梯队,分别占企业总数的15.9%和14.2%;电子商务和文化娱乐类企业组成第二梯队,均占企业总数的11.5%;汽车交通、智能硬件和在线教育类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8.8%、7.1%和6.2%。这样的业务类型分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网信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