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青海公伯峡水库倾泻而下后,缓缓流经海东市循化县红光村。70多年前这里叫做赞卜呼村,1987年更名为红光村,寓意红军精神光照千秋。
当年90多口人的小村落现在已经成了178户的大村庄。2008年,在村党支部换届中,马乙四夫被选举为红光村党支部书记,他以红军精神为动力,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先进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更加关注和关心群众的长远发展。
春节期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来到红光村,在村民活动广场,马乙四夫与记者边走边谈。“过去一年我主要关注精准脱贫村的后续产业发展和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并以实际行动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马乙四夫说,当年建设公伯峡水库时,征用了一些耕地,红光村目前人均耕地仅有0.2亩。但蓄水后下游河面增大了,水面利用似乎有“文章”可做。为此,他开始关注龙羊峡水库三文鱼养殖,但不少村民不理解,认为撒拉族的传统是养殖和育肥牛羊,对在翻腾的黄河水面上养鱼并不看好。
马乙四夫却认准了这条路,通过几年的探索和试养,鱼苗终于养大了,最大的长到了15公斤,他自己也成为三文鱼养殖的“土专家”。为了带动更多贫困户养鱼致富,在三文鱼上市时,马乙四夫专门请村民来现场看销售情况。当看到上海和广州的客户直接上门收购,利润也十分可观时,不少村民心动了,2018年有5户入股。
谈到下一步打算时,马乙四夫说,贫困村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产业支撑,他准备做三文鱼深加工,把更多的利润和就业机会留给村民。
马乙四夫还很关注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海东市外出开拉面店的人员有17.3万人,在全国有2.72万家店,基本来自高海拔、条件差的贫困地区。“不少人贷款筹钱出去做生意,属地管理和个人生活方面都存在困难。我做过一个调研,与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沟通,希望他们能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的管理,也呼吁各地能帮助解决这些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马乙四夫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玉宏 石 晶)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