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普惠金融为民营企业“雪中送炭”

2019年01月27日 06:3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1月25日,在广东佛山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本想给员工提前放假的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荣恒突然改变了主意。

  让叶荣恒作出推迟放假决定的原因,是银行支持民企的一次大胆尝试——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利用下游企业的订单作质押担保,有效解决企业应收款与采购支付问题。一笔2.5亿元的授信申请,过去若没有任何固定资产抵押,民营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若按照传统办法用应收账款做融资,时间至少要延迟到春节后。这笔资金不仅支持博德精工完成3.5亿元订单,也加强了与下游数百家小企业的合作,企业生产干劲更足。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备受社会关注。1月22日至26日,经济日报记者在北京、广州、佛山等地调研时发现,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已受到各方重视,融资待遇更加公平,一批创新金融产品涌现,银行业“敢贷”“能贷”“愿贷”意识明显提高。

  大型民企上下游的小微民企融资难问题一直都很突出。谈及上游供应商小企业的融资困惑,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说,“过去企业与个别商业银行打交道很被动,难在不能充分平等地交流。如今,民企和金融机构坐在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生搬一套模型来套用审核”。

  从最初只能抵押房产贷款,到如今中信银行提供的“流动资金贷款+产业链上游工厂的订单融资”,依文集团不仅获得5000万元无抵押授信,其上游企业的融资成本依托于龙头企业信用,也从过去的年利率8%降至目前的约5%。

  “不唯大小,不唯行业,不唯企业性质”,中信银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谷凌云表示,普惠金融贷款完全按照全行统一的授信政策执行,全面支持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民营企业。

  转变态度、让民企享受公平融资“待遇”仅是“愿贷”的第一步。如何推动银行放下盈利的“包袱”,真正做到“敢贷”“能贷”,考验着银行经营者的智慧。

  在谷凌云看来,部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涉及企业资本少、居产业链末端缺乏议价能力、征信体系缺失、资产难盘活和资金被大企业占用等多方面。前3个因素客观存在,而后2个因素可从银行角度加以解决。

  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广州的一家高端装备制造民营企业。“我们企业的特点是重资产、生产研发周期长、资金周转慢、资金投入量大。例如,要做到10亿元销售收入,前期投入至少10亿元,每年的资金仅能周转3次,新产品一般能用10年之久,存货损失很小。尤其在行业整体景气度回落时,上下游企业的赊账就会增加。”在博创智能装备董事长朱康建看来,行业特性决定了公司的融资“路线图”不能只顾眼前,不能只顾自己,必须有“水库蓄水式”的财务安排,综合考虑上下游企业才能规避风险。

  这样的融资需求和企业现状,银行“敢贷”吗?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在了解到博创智能和上下游企业融资情况后,创新推出针对民企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加快审批进程,10个工作日就完成审批和先期放款1亿元,其中4000万元贷款给企业本部,6000万元准备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在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开发区支行行长杨式钗看来,供应链融资给银行服务民企3个启示。一是在服务模式上,改变过去依靠支行客户经理上门营销模式,从一开始就由总行、分行、支行三级联动,与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实现高效快速“有温度”的服务;二是创新融资担保模式,通过深入了解民企需求,更注重对客户整体经营情况研判;三是金融产品服务多元化。不再针对单个民企融资需求,而要打通客户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提供综合化、定制化金融服务。

  “目前风险投资很流行,不少民企想尝试,其实股权融资作为直接融资,虽然具备高效率、低杠杆等优势,但融资风险大,涉及股东权益、企业控制权和管理权等不确定因素。发行债券看似简单,实际上耗时久,前期投入不菲。而银行融资像‘滴灌’,相对平缓。民企和小微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那些专注主业、勇于创新、财务较好的民企理应受到金融机构追捧。”创业16年的朱康建坦言。

  多名企业负责人在与商业银行尽职调查的沟通中表示,要解决民企融资难题,单方面依靠金融机构“输血”并不能长久。新的一年,民企要加大科技投入,向创新要效益,提升“造血”能力。“民营企业自身要走出融资困境,不能‘乞怜’银行施舍,必须苦练内功,实现更好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加胜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