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星期三(9日)在北京结束。这是中美双方为落实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重要共识进行的首次面对面磋商,双方就共同关注的贸易问题和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交流,虽比原定安排延迟了一天,但增加了相互理解,为解决彼此关切问题奠定了基础。
从磋商结果看,双方在贸易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比如中国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将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然,中国扩大进口是面向全球的。据透露,美方在磋商中提出了细致要求,包括要求中方明确进口美国产品的具体时间等。客观讲,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能占多大份额,关键要看它们能否激发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欲。
在磋商中,美方提出“结构性问题”,有些涉及中国国家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是中方不能接受的;有些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方向一致,已经或正在推进解决过程当中。比如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然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中国立法机关近日审议的《专利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就是要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比喻,中国进入改革深水区,目前“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所以,无论有没有中美经贸摩擦,类似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作、市场准入、非关税壁垒等问题,都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中美副部级经贸磋商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符合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方向。
在中美经贸摩擦升级9个多月后,双方在副部级磋商层面取得进展,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双方乃至全球都越来越感受到贸易战之痛。
从宏观角度看,去年10月中旬以来,美股连续大幅调整,贸易逆差在11月高达505亿美元,创下6年来最高月度逆差额;美国去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大幅放缓至两年低点。同时,中国上个月PMI也回落至50%荣枯线以下。
从企业状况来看,受中美贸易战冲击,美国通用汽车去年11月底宣布关闭全球7家工厂,苹果公司最近三个月市值蒸发了4000多亿美元,不得不大幅调低去年第四季度营收预期;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美国企业大约有180家,数量只有日本企业的三分之一;而参加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的中国企业则比往年减少20%……
从世界范围看,2018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量增速可能下滑0.3%,世界银行最近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2.9%和2.8%,比去年6月预测各降低0.1个百分点。《纽约时报》认为,贸易战让金融市场和更广泛经济层面付出的代价,“令人日益焦虑不安”。很显然,最终达成经贸协议,不仅是中美双方共同意愿,也是全球共同期待。
按照中美元首会晤达成的共识,双方仅有90天时间磋商。眼下,已过去了40天。因此,中美要最终达成协议,有好结果,时间紧、任务重。此次北京副部级经贸磋商取得进展,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联系,无疑开了个好头。
鉴于中美经贸摩擦问题错综复杂,作为贸易战被迫反击的一方,中国为解决双方分歧尽了最大努力,表现出最大诚意,但最终达成协议,仍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过去9个多月,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巨大的市场,经受住了中美贸易摩擦的考验。特斯拉海外首个超级工厂本周在上海开建,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推进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已经不是中国的口号,而是人们想象不到的中国行动力。(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