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的帮助,我家总算安心住上了新房。”近日,浙江宁波余姚市凤山新村居民周女士来到凤山社区党委表达谢意。凤山新村是余姚市的危旧房改造地块,周女士是其中一户拆迁户。周女士一家搬进新房后,患有精神疾病的丈夫对新环境十分排斥,多次扬言要上访。凤山社区第四“前哨支部”几名党员来到周女士家中,耐心安抚其丈夫,一次又一次陪着他去医院治疗。如今,丈夫慢慢适应了新家,周女士一家的生活也回到了温馨的轨道。
这是余姚市加强“前哨支部”建设着力构建大信访格局的一个缩影。
如何化解矛盾推进社会治理?余姚市借鉴“支部建在连上”的理念,打破按照行业、年龄划分支部的传统做法,提出了构建“前哨支部”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强化信访源头预防。在农村,他们以1个或多个村民小组(网格)为基本单元,把村下属支部建在村民(网格)小组上;在社区,则把支部建在片区网格上,把党员活动小组建在楼群楼道上。目前,全市共建立“前哨支部”1113个,对全市所有村民小组和片区网格实现了服务全覆盖、矛盾全调处,把大信访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余姚市发挥“前哨支部”立足基层的优势,建立了党员与群众全员定向结对联系制度。“前哨支部”的每名党员联系6户左右非党员家庭,承担政策宣传、信息收集、信访化解等六项职能。目前,全市5万多名基层党员和20余万常住户、10余万居住一年以上的外来户都建立了联系。
余姚要求党员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需求记录在“民情日记”上。对拆迁、征地、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前哨支部”在决策落地前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梳理决策不合理、不科学的内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余姚市还以“前哨支部”为中心阵地,充分整合基层服务资源,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解民需、纾民困。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组织“前哨支部”的党员设立了“红村”调解工作室,实现了98%以上的矛盾纠纷处置不过夜。(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