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凉山面貌大变样

2018年11月30日 08:1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大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许多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图为塘且乡呷姑洛吉村71户贫困群众的新住房。 阿克鸠射摄

  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村民在“农民夜校”上课。 阿克鸠射摄

  早在几年前,四川省及凉山州就把“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作为凉山脱贫攻坚的目标;在国家、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基础上,凉山针对本地特殊情况,增加了移风易俗等内容,“看得见”的贫困与“看不见”的贫困一起抓,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几年下来,凉山面貌大变样。

  一位驻四川省凉山州贫困村的扶贫干部曾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一栋好房子短短一两个月就可以建成,修通一条乡村公路也不是太难的事,但要改变延续多年的生活习惯和风气却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凉山州脱贫的一块“硬骨头”,必须有久久为功的思想准备,必须下一番“绣花功夫”。

  改变观念从“五洗”开始

  走进凉山州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小学,三年级小学生吉子伍牛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她都要洗手洗脸,饭前要洗手,晚上睡觉前要洗脚。“学校老师是这样教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说的。”吉子伍牛说。

  “与前些年相比,现在村民们的卫生习惯好多了。”四开乡副乡长兼洒瓦洛且博村第一书记刘超说,这是凉山开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创建活动的成果。

  其中,“养成好习惯”主要包括“五洗”,即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在洒瓦洛且博村,还加上了“洗餐饮炊具”,变成了“六洗”。

  刘超说,不要以为“六洗”是小事。“养成好习惯关系到精神面貌问题,而且不讲卫生会直接导致身体不健康甚至生病。”

  改变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凉山州在帮助群众“住上好房子”的同时,特别注意帮助他们改变过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洒瓦洛且博村,新建家庭厕所390个、浴室268个、畜圈420个,使全村绝大多数农户都住上了有厕所、有厨房、能洗澡,人畜分开的“彝家新寨”。

  据介绍,目前凉山全州已经有206万人、近44%的农村群众入住新居,到2020年,将实现80%的行政村和村民入住新居。

  读书认字培育良好风气

  在美姑县巴普镇达戈村,记者看到,大片大片的蔬菜长势良好。村民吉克曲左正在自家菜地里除草、间苗。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从没种过这么多蔬菜,更没有卖过菜。从去年开始,驻村干部动员她把种植玉米的地改种蔬菜,按照村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她今年种的第一季蔬菜长势很好,接下来还可以再种植两季,加起来这一亩多地今年就可以收入1万多元。而此前种玉米,每年顶多有几百元钱的收入。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已有多户农民开始种蔬菜,蔬菜成为这个县城郊区村的主要收入来源。

  曾经,一些不良风气把本来就不富裕的彝族人家弄得更加贫困。为此,在脱贫攻坚中,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形成好风气”全力攻坚。

  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过去铺张浪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好闲懒惰等不良风气比较严重,2013年,结合“彝家新寨”建设,村里开展“四好创建”活动,经过几年努力,这个村面貌一新,且已初步实现整村脱贫。

  刘超说,彝族群众好客,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存在比较严重的爱面子、相互攀比、讲排场现象,进而造成浪费。例如,遇到红白事宜,一些彝族群众动不动就要杀10至20头牛,甚至更多,1头牛就价值1万多元。有的人家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多年翻不了身。

  2016年7月,当地一位村民因病去世,按“老规矩”,这家人预估要杀10多头牛、10多头猪、10几只羊,加上其他开支,总花费接近15万元。刘超等乡村干部立即决定以这件事为契机,树立一个丧事简办的榜样。通过算账、做家属和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最后只杀了3头牛,加上买来的200斤猪肉等,总共花费约4万元,客人们也都表示很满意。村民们看到了丧事简办带来的好处,新风俗由此在当地普遍推开。

  凉山一些地方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引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不让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成为压垮村民的“大山”。

  各地一方面大力通过“村规民约”等措施破除流传多年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兴办夜校等措施,引导农民学文化、学技能,树立勤俭兴家的良好新风,让村民拥有一技之长。

  洒瓦洛且博村在全州率先开办“农民夜校”,教村民认字,还请来老师,教村民学习优质农作物的栽培、家禽家畜的饲养以及家政、厨师、电焊、汽修、建筑等专业技能。

  牵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雷波县阿处哈移民新村幼儿园,一位5岁的彝族小姑娘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工工整整写下“陈小妹”三个字。村里的幼儿园就在她家门口,今后上小学、中学也不远。与陈小妹一样,村里78名6岁以下的小朋友都上了村幼儿园。

  针对部分群众特殊致贫原因,凉山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开办“一村一幼”3085个、招收幼儿12.19万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及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净入学率分别达到83.4%、99.7%、97.4%。

  在前不久四川省出台的《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有序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试点;支持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办幼儿园;确保乡镇中心校4至6年级学生寄宿率达60%、初中寄宿率达80%;适度扩大贫困县“9+3”免费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每年招生6000人左右,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到2020年实现对贫困县现有2.3万名专任教师的全员培训;省内对口帮扶地483所学校与贫困县483所学校一一结对,在省内对口帮扶地建异地“高中班”和“中职班”等。

  在凉山,学校已成为现代文化和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引领者。通过培养年轻一代,扶贫扶智扶志,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为人们的共识。

  雷波县黄琅小学提出“让学校引领当地文化潮流”,连续几年开展“家校共读”“最美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读一本书、一首诗、一个故事,让家长书写一句评语。“虽然一开始比较难,但坚持几年后慢慢就有了收获,‘小手牵大手’,让家长对学习文化知识有了兴趣。”校长曾凡春说,这些活动越来越得到家长的支持,参与的家庭越来越多。

  2016年,凉山州在全省率先创办农民夜校,组织群众学汉语、学政策、学技术,全州3745所“农民夜校”累计开展集中授课7万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196万人次。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党校、职校等轮训12.73万名贫困户适龄劳动力,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