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8日讯(记者黄鑫)工信部11月27日发布的《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8年第2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效果明显,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指标明显增强,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和企业竞争力、产业效益指标得分比上年增长较多,尤其是产品高端化和龙头企业数量两个二级指标增长明显。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持续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占国内总产量占比分别达到63.4%和74.3%。智能化升级带来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多类产品平均价格提升,在统的358类电子信息产品中,有263类平均价格同比提升。创新型数字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华为、小米手机在全球出货量中的份额分别从2016年的9.5%和3.6%增至2017年的10.4%和6.3%,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影响力提升显著。从产业效益看,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1%,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行业人均创收和人均利税水平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指标大幅提升,产业基础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从技术跟随向技术创新方向演进,创新活力进一步显现,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增强。在统企业中近60%的企业研发强度超过3%,其中集成电路材料和设备、无线和光设备及元器件、光电显示器件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5%。
国家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创新发展环境。2017年,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集成电路、光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新型显示产品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电子信息制造业另一个发展亮点是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智能硬件产品不断创新,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家居产品出货量和产值同比快速增长,正在形成新的增长点。
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向其他行业领域渗透融合,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领域快速增长,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GPU、CPU、FPGA等集成电路企业重点布局车载芯片领域,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上升。面板厂商得益于车载显示产品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整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研发创新、产品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等方面进步明显,产业正在从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但要关注: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外向型产业,受外部环境、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较大,产业持续平稳运行的基础尚待巩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门类齐全,但行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仍受制于人,关键材料、高端元器件等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研发投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下一步需充分利用我国市场潜力大、产业配套体系完善的有利条件,紧紧抓住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有利时机,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