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9%,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达55%。
其中,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的渗透率分别达到32.6%、17.2%和6.5%。这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产业生态。
在数字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又如何面对挑战?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如何抓住机遇?
随着数字产业化发展迅速,技术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指出,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这个时代主要依赖四大技术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这四大技术当中,特别值得企业家关注的是全球物联网的发展。
周宏仁表示,人、机、物都要接入物联网,意味着全球任何有联网意义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具有信息感知、智能计算、自动识别和联网的功能。
联合国首席经济学家和助理秘书长埃利奥特·哈里斯(Elliott Harris)认为,成功的数字经济依赖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和赋能环境。
“必须要有价廉物美、安全、兼容的数字基础设施,同时有一个政策环境来支持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同时也能够保护数据隐私和支持信息的自由流动。”埃利奥特·哈里斯说。
在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看来,如果说过去2G、3G、IP网络是为消费者互联网准备的,5G就是为产业互联网准备。当下要全力投资5G,数字经济必须建立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
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认为,过去五年是消费互联网和数字互联网的融合,未来五年消费互联网红利越来越少,红利主要来自企业服务这一块,数字经济深入到传统行业去融合,这里面有很多的机会。
“举一个例子,星巴克现在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就是因为新的公司靠外卖咖啡迅速地占领市场,使得星巴克店均销售下降20-30%,他们感觉到压力来拥抱数字技术,这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朱啸虎说。
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指出,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建议从微小处入手,不要背很多概念。企业应该向腾讯学习做事方法,从解决用户的痛点出发向智能化转型。
华捷艾米创始人、董事长李骊指出,AI+产业融合将会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进程,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想要发展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这个基础必须要打牢。
面临哪些挑战?
虽然数字经济对中国GDP增长贡献达55%,但周宏仁表示,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中国信息化发展中最薄弱的一环。
周宏仁指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大约只有60%以上的企业部署了企业信息化系统。其中,一半以上只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而建设使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不到30%,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企业不到25%。
“广大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转型,既是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极好的机遇,也是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所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挑战。”周宏仁说。
埃利奥特·哈里斯则从全球视野出发,谈到了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进步带来的一些伦理问题。
“比如说,数据所有权、互联网安全等问题可能会阻碍人们向数字经济进一步转型,因此需要有效的标准、制度框架和监管框架。”埃利奥特·哈里斯说,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现有的标准、监管框架和社会伦理准则并不足够。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全球一方面产生了平衡效应,一方面产生不平衡的效应。
俞敏洪指出,数字经济带来的不边界性,使得任何商业集中在任何一个点会往全球扩散,“你发现在中国某个领域集中到一家大机构的时候,小机构的机会变少。比如说,阿里占据产品的交换市场,腾讯占据了社交市场,其他的小公司成长的机会就会相对变少一些。”
Liekedln(领英)高级副总裁兼全球工程负责人莫霍克·史洛夫指出,在数字经济之间,最重要的资本是人才的资本。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是在数字变革中对人的投资,人给他们好的技能,并且把这个技能用在适合的工作当中,然后推动地区、公司和国家的发展。最终把这些人连接到工作当中。
不过,周鸿祎指出,一个既懂餐饮业,又懂旅游业,还懂运输业,懂AI和区块链的人很难培养。
周鸿祎说,阿里的班委制可以借鉴,大家进入到互联网深水区需要跨界人才的时候,公司内部实行合伙人的机制,公司最高层也有合伙人的机制,把懂AI的人、传统互联网的人、大数据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协作的方式解决跨界人才的问题。(孙秋霞)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