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
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现代人同网络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一方面离不开,一方面却想要摆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认为,这和亲子关系是一样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少家长总会向我们反映,孩子独立性不强,总是黏着父母,不少父母想要从中逃离出来,享受自由的空气。”
然而,等到孩子成长为小少年,家长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变成了“手机争夺战”:“如何停掉孩子的社交软件,如何让孩子从虚拟世界回到真实的家庭生活?”
这180度的翻转很说明问题,当网络依赖的门槛越来越低龄化,在这其中,家长和学校能做些什么?张海波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第一阶段:科普
“我们的工作是2006年开始的,分为三个阶段。刚开始,我们主要在少年宫为孩子普及网络知识、科技产品。那个时候,网络的普及率还不太高,很多孩子对新事物很好奇,这是第一个阶段。2012年,似乎是一个分界线,微信等社交媒体纷纷出现,之后的直播、短视频等产品出炉,让互联网的热度越来越高,家长们的需求开始变得不同,他们希望我们在少年宫多开一些家长课堂,多做一些家长讲座,分析他们的亲子关系,也帮助他们了解孩子对互联网的真正需求。”张海波说。
这是因为家长们忽然发现,自己对孩子的网络爱好一无所知。孩子拿起手机就会显得很开心,但是家长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开心。“有的家长告诉我们,他们曾偷偷翻阅过孩子的聊天记录,却发现里面充满莫名其妙的缩写文字,看都看不懂。”张海波说。
第二阶段:分享
于是,张海波随之把讲座、课堂的年龄阶段放得更低。“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去教育,我经常在少年宫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家长和孩子每人抱着一个手机,相对无声、各看各的,这不是正常的亲子关系。”
“我们进入小学,在假期安全周的时候,向同学们介绍网络安全知识,并且和家长、孩子一起通过开沙龙、座谈会等形式,让双方签‘约定书’。一方面是家长与孩子的约定,希望孩子每天玩手机有节制,不要超过约好的时间;另一方面是孩子与家长的约定,希望他们想和家长说话的时候,家长也能第一时间放下手机,仔细倾听。在一次沙龙上,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发言说,自己的妈妈看他写作业的时候会打游戏,还放出声音,这让写作业的他心里痒痒的。他说完后,所有的家长都陷入沉默。”张海波说。
于是,他们鼓励家长成为“三好家长”,“好关系、好方法、好榜样”。“和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用倾听的方法解决争端,首先从自己做起,有节制地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这个阶段,他们一步步把工作下移,一直移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当中。因为他们发现,很多孩子小学阶段就已经“很会玩手机游戏了”。“小学三年级开始,学校会给孩子们开信息技术课,也就是电脑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孩子们在评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时,这门课排名靠前。这是因为孩子们早就进入了深度应用电脑的阶段,老师们却还在讲如何开关机、使用Word软件、做PPT。于是,我们进入幼儿园,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画‘约定书’唱‘约定歌’,让家庭教育成为第一道防线。”张海波说。
第三阶段:参与
可是很快,张海波团队再次发现,工作进入了新的瓶颈。因为他们总是在被动地应对网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场战役中依然无法占据主动。同时,这一代孩子渐渐和家长产生“数字化代沟”。《中国儿童的数字化成长及网络素养状况研究报告(2016—2017)》显示,14岁是一个“分水岭”,14岁孩子家长中有63%的人表示,在网络方面,孩子懂的比自己多。
于是,第三个阶段,张海波团队想到让孩子自己参与,让孩子们给政府、企业及家长提建议,平等对话。“我们开始在小学招募小小讲师团、小小调研员,让小朋友们自己反思与网络的关系,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孩子们提出,玩游戏一定会影响学习、生活吗?我们要学会的是合理控制时间,而不是彻底放弃网络。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打某个网游的级别非常高,还是游戏主播,他在成为我们的小小调研员之后发现,游戏主播这个行业,并不是只会打游戏就可以的,同样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更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做储备,于是这个孩子不仅现在自己不沉迷游戏,还带动了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大家要做游戏的主人。”张海波说。
在主动调研之后,孩子们得出一些结论很有意思,比如,他们选出了最讨厌家长说教的语言:好好学习、别人家某某如何优秀,这两类话名列前茅,这个结果让很多家长陷入沉思。“今年暑假,我们还组织了第一节儿童互联网大会,让孩子们通过参与的形式,告诉我们真正的需求。”
张海波认为,今天的孩子,是在数字化下成长的一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的引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就是我们的故事。”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7日 08版)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