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9日讯(记者沈则瑾)6月28日,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了《2017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报告》。这是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首次由高校基于面向全国的农村基层调研,发布的“互联网+”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大调研报告。
调研涵盖应用状况八个方面
“千村调查”是上海财经大学自主创立的大型社会实践品牌,也是学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真实写照。自2008年起,该校每年组织在校师生“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深入全国各地开展相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主题调查。
经过十年实践,该校已探索出一条融国情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适逢该校建校100周年,“千村调查”也进入创办的第十年。这一年的调查主题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为“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状况”。围绕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情况,千余学生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地区)展开调研,内容涵盖农村互联网基础应用、农村消费用品网购应用、农村农资农具网购应用、农村网络销售应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农村网络政情政务应用、农村网络社交沟通应用、农村网络教育培训应用,共八个方面。
调查累计获得问卷10381份,得到了大量有关农村互联网应用的真实资料。基于对调查获得的万余问卷的分析,再结合“千村项目”十年来积累的相关大数据的深入挖掘,报告为深入研究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以数字化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问题,且在中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等多个方面都有表现。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社会经济领域,也存在于互联网发展领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发展,不仅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化解“二元结构”的诸多矛盾,同时也是以数字化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手机已成乡村连接世界窗口
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有进步,手机已成为小乡村连接大世界的窗口。报告建议政府对此应高度重视,要多措并举,以提升农村互联网应用为重点,助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虽然作为基本通讯工具的固话普及率在农村地区并不高,仅为29.24%,但移动通讯给予了农村地区弯道超车的机会,92.98%的家庭拥有手机,尤其是原来固话普及率最低的西部地区赶超最为明显。
农村地区的家庭电脑拥有率平均为44.37%,农村家庭互联网普及率为62.19%,且地区差异不明显,说明移动通讯、手机普及给农村地区带来了进入互联网大家庭的机会。
4G网络已覆盖88.43%的被调研村庄,其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调研数据显示,村委会可以通过专线/wifi上网的比例为85.15%,以村为基础提供的公共网络服务,有地区差异,其中东北地区相对落后。
调研数据显示,“不会使用互联网”是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原因。智能手机是农村网民上网主要设备,手机已成为小乡村连接大世界的窗口。统计结果表明,农村网民的手机资费主要集中在10-50和50-100元区间段,两项占比达72%,相比农村家庭收入水平,村民认为上网费用过高。
在农村互联网各类应用中,高居榜首的是社交应用,有95.9%的网民使用微信、QQ这类社交软件。从交流沟通类应用的地区比较看,基本无地区差异。其他使用率在50%以上的应用还包括:影视、新闻、购物、音乐、信息查询。调研数据表明,互联网络就如其“信息高速公路”的美誉,已成为农村网民传递和满足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主要载体。从各类应用的地区对比看,东北地区相对落后。
提升有效应用助力乡村振兴
对千余学生“走千村、访万户、汇民情”得来的调研数据的深入研究还在持续,初步成果和建议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
——农村网络消费有待提速,尤其是用于生产的比例待提高。
调查显示,目前农村网络消费规模小,规模金额有限,仅有14%的被调查者表示,周围使用网络购物人群数量非常多;有近50%被调查者表示,网购在日常消费的占比在30%以下,平均水平为27.65%;网购消费的主要产品为价格较低的服装和食品。网购消费用于生产的比例过低。调查显示,在全体被调查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从网上采购农用生产资料及农机具占总体的比重在20%以下。
——农村网络销售的商务生态正在形成,但生产仍较为分散。
来自“千村调查”30个定点县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县均已出现网络销售商,同时得益于政府重视县级农村网络销售的商务生态正在形成,且网络销售可使市场更透明、减少中间环节的价值充分展现,并正有效地带动创业和县域本地服务业增加。开展网络销售的农户约为调查数的11.14%。农户在网络销售中,农产品约占47.26%,非农产品约占51%;农户网络销售产品主要来源于本地,占83.76%;相关农产品和服务主要源于零散农户,约占40%,生产仍较为分散。
——农村互联网普惠金融认知普及不够,都有待加强。调查显示,虽然87.51%的被访者听说过互联网普惠金融,且81.21%的被访者表示使用过,但实际其认识仅止于使用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原因主要有二:
难以建立标准化征信体系。调查显示,61.06%的农户年收入在0.5—5万元,且农户往往没有高价值的抵押物,农业收入受自然因素影响,同时农户金融活动数据积累十分有限,金融机构不仅难以建立标准化征信体系,而且难以设计定制产品;
农户信任感低。互联网普惠金融产品作为新事物,农户本能地怀疑和不信任。调查显示,33.13的农户认为,未使用普惠金融是因为“不安全”;50.42%的农户认为,普惠金融服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
——相比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其他有效应用也待提高。调研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迅速,但有效应用明显不足,尤其在服务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和电子政务方面应用差距更大,其中既有地区间基础设施覆盖差异、公共服务认知不足的因素,也有个体技能不够和对新技术“不放心”等既有思维羁绊的原因。同时,农民对高质量精神产品的渴求与缺乏村干部有效引导、监督的矛盾,应引起重视。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