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光山县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文明新风荡涤了乡村陋俗、净化了乡风。
此前,光山县一些村子里,重面子、比阔气、讲排场成了“潮流”,更成为当地百姓的难言之痛。
“祭祖时鞭炮的费用就要上千元。你放一挂,别人肯定要比你放更多挂,比来比去,最后想不比都不行。”文殊乡东岳村党支部书记杨长家一提起以前祭祖、办丧事中的陋俗就不停摇头,“都是面子惹的祸”。这不仅给村民增加了负担,而且环境污染、森林火灾以及人员伤亡等问题随之而来。
“原来彩礼都要十几万元,再加上喜宴四五万元,一场婚礼弄下来,几乎家家都是底净,还要负债几万元。”寨河镇杜岗村党支部书记陈宏运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宴回到‘解放前’。这对杜岗村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开玩笑的顺口溜。”
2016年夏天,文殊乡东岳村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全程没有听到一声鞭炮响。
“如果生前不尽孝,老人走了,放多大的鞭炮都没用。”杨长家很反感过度放鞭炮的行为。这是杨长家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也是东岳村第一场真正的“安静葬礼”,开启了东岳村俭葬的风气。
除了党员带头外,光山县还通过广播、网络媒体、倡议书等多种方式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做法。目前光山县60%的村已经有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在这一过程中,各村还有所创新。比如,东岳村是光山花鼓戏的起源地,当地人把移风易俗的口号编成三句半,在村子里的春节晚会上作为一个重点节目表演,反响热烈。
如今在光山县,办丧事祭祖放鞭炮的乱象不见了,村容也更整洁了。花钱挣面子的攀比旧风刹住之后,争当脱贫户的新风又在全县兴起。
马畈镇潘楼村“脱贫之星”张正龙,全家10口人不等不靠,耕种田地16亩,养猪12头,再加上外出务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超过8000元。2016年底,经本人主动书面申请,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近年来,光山县开展了“扶贫先扶志”专项活动,广泛开展各类评优评先活动,示范带动,激励群众自主脱贫,已有108个村广泛开展了以“脱贫之星”“好媳妇”“好婆婆”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评先活动,评选出各类先进人物4200余人。“争当脱贫星,不当落后户”已经成为新风尚。
通过移风易俗、扶贫扶志,光山县农村婚丧嫁娶费用明显降低,陈规陋习得以破除,文明乡风初步建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855户、94889人,已实现脱贫10923户、49221人,剩余贫困人口将于2018年全部脱贫。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王乐斌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