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习近平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是什么?《经济日报》6篇文章讲清楚了

2018年01月15日 12:0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驾驭发展大局、总揽经济工作的谋略智慧、科学方法。这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是什么?《经济日报》“中经观点”近日陆续刊发6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释。题目分别是:《该稳的要稳住 该进的须进取》《尽锐出战 精准施策》《不驰于空想 不骛于虚声》《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张蓝图绘到底》。全文如下:

  一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该稳的要稳住 该进的须进取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驾驭发展大局、总揽经济工作的谋略智慧、科学方法,这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钥匙”。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不容错过;也面对严峻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开好局、起好步,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尤其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工作时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个总基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防止冲动蛮干,急于求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仍处在结构调整的过关期,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现阶段,我们面对着来自各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比如,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新动能、民生建设急需补齐短板,等等。这些难题不能回避,必须谨慎应对,任何决策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大局。要想如期完成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既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和闯劲,又要有“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耐心和恒心,才能既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筑牢基础、稳扎稳打,又抢抓历史机遇,重点突破、锐意进取。

  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反对消极应付,不思进取。有些人错误解读稳中求进的方针,在工作中一味求稳,无所作为,虚度光阴。

  有些人责任心不强,思想上固步自封,行动上停滞不前,使一些本来可以推进的工作没有推进,一些本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一些本应该及时化解的矛盾没有得到及时化解,贻误了发展时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强力维稳、机械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恰到好处,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把握好度。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必须按照稳中求进的要求,准确把握“时、度、效”,着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坚持稳中求进,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所谓底线思维,就是“有守”和“有为”要有机结合。牢记“稳”就是底线,“稳”是第一位的,切实运用底线思维界定和防范风险。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意外情况的预案做得周密一些,积极寻求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路径和方法,才能遇事不慌、临危不乱,确保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实现发展目标。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底线思维,或对问题认识不清、对风险评估不够,事到临头仓促应战;或急功近利,不计后果,给当地发展埋下“隐患”。类似的教训不少,必须引以为戒。

  只稳不进难发展,只进不稳行难远。稳中求进蕴含着深邃的辩证思维,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在经济工作中,“稳”和“进”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把握,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须进取,稳要稳得有定力、进要进得有秩序,掌控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唯有如此,才能既沉着应对各类风险,又抓住机遇“变中求新、变中求进”,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任务圆满完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牛 瑾)

  二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尽锐出战 精准施策

  进入2018年,我们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近了一步,应对各种“硬仗”的难度也更深了一层。如何在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这就需要我们切实以新思想新方法为引领,按照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出的要求:“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方法导引新航程。以精准思维谋事,以精准施策做事,全力以赴夺取胜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方法路径。这几年,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就在于我们精准把握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不放松;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就在于我们精准认识扶贫脱贫进程中的种种困难与不足,精准排查、精准推进;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就在于我们精准识别环境保护中的各种短板弱项,精准号脉、精准发力。

  “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对策”“精准把握各项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新的一年,我们既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也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越到后面硬骨头越难啃。这就要求我们更牢固地树立精准理念,精准施策,“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精准施策,就要坚持预判研判精准。凡事预则立,现实情况纷繁复杂,没有对形势局面的深入洞察和精准研判,就很难应对各种复杂严峻的挑战。能不能做到精准,怎样做到精准,首先在于对真实情况是否深入细致地了解。这就必须深入基层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有的地方执行上级决策照本宣科,或者只限于会议布置,就很难做到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及时化解。

  精准施策,就要坚持发现问题精准。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是做决策、定方案的具体依据。我们要提高供给端质量品质,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这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要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通过准确发现问题找到准确解决办法。在问题导向基础上出台的政策方案才能做到“精、专、深”,操作起来才能做到“稳、准、狠”,从而打开工作突破口,不留隐患与缺口。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细”和“严”,就是精准施策的具体要求和抓手。现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迫切要求我们把精准施策作为务实的思维方式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沉下身来,抓铁有痕,尽锐出战,务求全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瞿长福)

  三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不驰于空想 不骛于虚声

  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治国理政“成绩单”,推动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对于做好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字当头,要以“深”字筑底。坚持实事求是,首先要做到深入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只有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才能扎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实”字当头,要以“新”字为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只有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把决策落到实处,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实”字当头,要以“韧”字相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过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就是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韧劲,善作善成。当前,无论是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还是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都需要我们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全党上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改革开放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奇迹,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乘势而上,将改革进行到底,更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

  新年伊始,直面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让我们摒弃“客里空”,崇尚“实打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共同迎接奋斗的幸福、收获的喜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双)

  四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做好民生工作,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对于我们处理好民生工作中干什么、该怎么干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尽力而为,就是有多大本事出多大力,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民生工作直接关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搞好这项工作,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尽心尽力而为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有许多发展不充分的地方。一些山区孩子上学还得走远路,一些城市的市民担心孩子上不了好学校,年轻人发愁找不到可心的工作,人们看病还不太方便,老人们还存在养老担忧,有些地方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还很低……这些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都是民生大事。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钉钉子精神,不遗余力地干下去。

  量力而行,就是吃饭穿衣量家当,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做超越阶段和能力的事情。人民群众在民生领域的要求很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很重。现在,有些地方不考虑发展基础,作出一些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民生许诺。比如,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本来是要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的地方却要把什么病都“包”起来;有的县乡要求村村都建养老院,各方筹资把养老院建起来了,如何正常运转又成了问题;义务教育本来是九年制,有的地方却提出高中、大学都“义务”。还有些地方喜欢在民生建设中“凑数”,年年搞“几个包起来”“几个全覆盖”,不顾地方实际,最终难以兑现。其结果,从经济角度看,是寅吃卯粮,可能导致新的不平衡;从社会角度看,则会掉进“福利陷阱”,带来更大问题。民生好事要办好,不能一味地提高标准,吊高胃口。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而不是把重点放在锦上添花上。

  尽力而为,体现的是一种对待民生事业的决心和意志;量力而行,要求民生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民生工作,处理好“尽力”和“量力”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我们要立足实际多办利民惠民的实事,避免提“蹦起来够不着”的口号,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永刚)

  五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今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并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应该看到,像我国这样经济与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如果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就不可能闯过这一关,实现历史性转变。唯有老老实实深入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透,才能把中央精神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使各项工作缜密而务实地推进。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在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实际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难处也在“全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完成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改革发展任务。而攻坚越深入,改革越深化,情况就越复杂。很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摸清具体情况,放大政策措施的共振效应;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分辨轻重缓急,部署好先后顺序;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找到关乎全局的“险滩”,知其深浅、晓其宽窄、究其难度,做到胸有成竹。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比喻说,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调查研究不能走形式,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如此才能及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就隔座山。在实践中,之所以出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决策针对性不高、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说到底,根子还是调查研究少了一点、浅了一点。

  深入调查研究,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坐在办公室里想想都是困难,到基层看看全是办法。我们要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也要练就从群众的“后院”和“角落”里发现问题的本领。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听到实话、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新气象的应有之义,也是新作为的必经之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六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也是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战略管全局管长远。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上下一心,久久为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成为现实。

  一张蓝图绘到底,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当前,全国省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基本完成,2018年的省级地方两会将完成省级人大、政府、政协的集中换届。“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许多改革发展和民生领域的工作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很难在一任之内完成,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执政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要换一届领导就兜底翻,更不要为了显示所谓政绩去另搞一套,不要空洞的新口号满天飞。”新官上任,有没有新面貌,有没有新气象,关键在于结合新的实际,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而不是去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一张蓝图绘到底,需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分战略,九分落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塞罕坝三代人50多年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奇迹;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经过几十年一以贯之的努力,成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今天,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都需要我们心无旁骛、埋头苦干,按照既定的规划和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

  一张蓝图绘到底,还需要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体系和监督体系。要改革干部考核内容和方法,考核既要包括看得见的“显政”,更要包括看不见的“潜绩”,着重考核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工作,提拔那些不“显山露水”的实干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做出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业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国民)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