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领航新征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激荡创新交响曲

2017年11月16日 07:1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调研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如何发挥好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怎样以创新为支撑、建设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不仅通过创新有效地进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升级,还让创新成果辐射全国,让创新企业走向世界。

  近日,《经济日报》派出调研采访组,奔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4个城市进行调研采访。这4个城市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高地,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沿。在采访中,调研组聚焦创新驱动的主线,围绕这四大创新型城市的不同发展模式,重点采访了它们在机制改革、市场配置、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图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可折叠弯曲的柔性显示产品。(资料图片)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凝聚科技力量,创新的交响曲在“京沪深杭”激荡。

  动力转换带来新气象

  “厂里的八台机器正在忙碌地制造产品,最大的机器有厢式货车大小。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三维(3D)打印机,可以一周七天,不分昼夜的无人化运转。”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这样报道目前在3D打印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北京三帝科技公司,并预言:“通过降低成本门槛,3D打印或许能创造出新一代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家。”

  三帝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宗贵升上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是全球第一代研究3D打印的专家,1993年回国后,24年只对准这一个“城墙口”冲锋,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工业级3D打印机,去年又推出金属铺粉3D打印机,一举打破国外激光熔化设备及材料的垄断。宗贵升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三帝科技有一个发明专利正在审批中,其应用将大大提高3D打印的效率,降低成本,推动3D打印向实际应用大大地迈进一步。

  科技改变命运,创新决定未来。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城市更是如此。

  “近几年,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上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让创新成为抢占先机、赢得优势的先手棋。”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的一席话是京沪深杭四城市决策者们的共同心声。

  “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朝着这一目标,这两座城市发挥自身科技资源的优势,围绕国家战略,认真谋划布局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主体、平台和抓手,形成支撑科创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

  科技资源相对薄弱的深圳和杭州,前者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利用珠三角先进的制造业基础,让“深圳制造”迈向高端;后者在阿里巴巴领头雁的带动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发展后劲十足。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基本都与这4座城市有关,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反映的是京沪深杭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有数据为证——

  北京,2016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646.7亿元,同比增长9.1%,占GDP比重为22.7%;高新技术企业纳税总额占全市的50.2%。今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19.5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GDP增速2.5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1.8亿元,同比增长10.0%,高于GDP增速3.2个百分点。

  上海,不断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2016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7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5.2%。

  深圳,2016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560亿元,增长12.2%,产业结构呈现“三个为主”的特点: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对GDP增长贡献率53%;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比重达70%;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比重达70.7%。

  杭州,信息经济产业独树一帜,2017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22.5%,占GDP比重为2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以上;新产品产值快速增长,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0.7%,对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为49.7%。

  “硬科技”跑出新速度

  今年年初,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榜单中,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以721件发明专利授权,跻身2016年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位,也是唯一一家入围前十的集成电路企业。“中国集成电路版图中,华虹是唯一的国企。芯片是信息产业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是技术领域专利最密集的。”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心说。

  像上海华虹集团这样拥有“硬科技”的企业正成为京沪深杭推动“双创”大潮的最大潜力和最强动力。在这4座城市的调研采访中,记者明显感觉到各地对“硬科技”创新的迫切,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扎实行动。

  什么是“硬科技”?简单说,是以航空航天、光子芯片、新材料、基因技术、脑科学、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具有高门槛,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有明确的应用产品和产业基础,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举一例,“目前,互联网创新是全球创新的焦点,短时间造就了一批市值超高的企业,如谷歌、脸书等,但是,其爆发的基础离不开芯片和光纤通信等‘硬科技’的率先突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这样解释。

  11月6日公布的《2017年中国城市硬科技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京沪深杭均位列前十。近年来,这4座城市“硬科技”频频突破:

  在北京,寒武纪科技公司研发出新一代智能处理器IP产品,将力争在3年后占有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京东方第六代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一举打破三星在该领域的垄断。

  在上海,ARJ-21支线飞机正式交付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首飞;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长出首根300mm硅单晶棒,为我国深亚微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衬底基础。

  在深圳,华为短码方案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之一,基于此标准研发的5G网络将由三大运营商投入试商用;大疆公司研发的消费级无人机占领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

  在杭州,我国第一台高精度基因芯片光刻机试产成功,其产品质量已完全满足基因检测需求;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研发成功,打破了抗癌西药领域一直被国外垄断的僵局。

  ……

  拥有这些“硬科技”的公司发展速度惊人。在北京中关村示范区,50多家“硬科技”公司诞生仅仅1年至3年,平均估值已超20亿元。

  越来越多的“硬科技”呱呱坠地,正以惊人的速度诠释着“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同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的发展。2016年,深圳“三新”经济实现增加值9827.45亿元,占GDP比重50.4%;北京“三新”经济实现增加值8132.4亿元,占GDP比重32.7%。

  “顶天立地”呈现新局面

  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设有国内首个以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院——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除了获得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罗伯特·格拉布斯担任院长外,这座“大本营”背后还有一群中外“超级大脑”。不久前,随着深圳大鹏新区宣布与深圳大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等签约,合作共建“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诺奖实验室”,深圳由诺奖科学家组建的实验室至此达到5家,未来这一数字有望变更为10。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深圳正在建设一批开放式的重大科技设施、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正是立足源头创新,加强原始创新,力争为产业发展提供颠覆性技术创新。”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如是说。

  关注源头创新,是深圳的选择,更是时代的选择。纵观全球,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界限日趋模糊,一批重大基础研究的突破正催生颠覆性技术,进而引发经济格局和产业分工的深刻调整。我们就是要努力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才能占据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劲动力。

  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这是目前已知的国际最高峰值的功率纪录,相当于全球电网平均功率的5000倍(1亿亿瓦)。这是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日前传出的喜讯,是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研制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意味着可以在实验室内创造出只有在黑洞边缘才能找到的极端物理条件。

  SULF的研制,只是京沪深杭发力原始创新的一个缩影。“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的共识正在京沪深杭四城市化为强有力的行动,决策者们的超前布局令人敬佩。

  在北京,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今年9月已启动建设,拟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国际上首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用户装置;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等5个院市共建交叉研究平台已全部开工建设;

  在上海,第四代光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正在调试,第三代光源扩容工程紧锣密鼓推进,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光子科学大设施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已获批复;

  ……

  这些大科学装置的投入少则几十亿元,多则上百亿元,有的地方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多个。数据显示,京沪深杭近年来的研发支出逐年增加,2016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479.8亿元、1030亿元、800亿元、343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94%、3.8%、4.1%、3.1%,已超过不少欧美发达国家。

  大投入迎来大丰收。

  全国三分之一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和专业网站聚集在杭州,全国三分之一的顶尖科研成果由上海创造,全国三分之一的一类新药由上海研发创制,超过三分之一国家高水平科技奖项花落上海。四个“三分之一”折射了活力迸发的“沪杭”。

  2016年,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6.8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2011年至2016年,深圳PCT专利的平均增长率达17.79%,远高于东京的7.15%、硅谷的4.98%、首尔的3.86%。一组专利数据折射了后劲十足的“京深”。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吹响了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京沪深杭正扬帆远航!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本报调研组 成员:陈建辉 黄 平 杨阳腾 沈则瑾 佘惠敏 陈 静 杨学聪 董碧娟 沈 慧 本文执笔:沈 慧)

 

相关专题:领航新征程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