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迎接党的十九大]谱写大国外交新篇章

2017年10月14日 06:3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图① 2016年2月份,春节盛装巡游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举行,为当地市民与游客带来浓浓的中国年味。 新华社记者 叶平凡摄

  图② 8月1日,在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纳米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展示剪纸作品。 (新华社发)

图③ 9月29日,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一名当地儿童展示中国功夫。

  (新华社发)

  图④ 8月31日,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万国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表演舞蹈《千手观音》。

  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摄

  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与日俱增,中国外交政策的正当性和处理国际关系时的亲和力不断彰显,中国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日益增强,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外交的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日益凸显。

  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离不开“软实力”。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与日俱增,中国外交政策的正当性和处理国际关系时的亲和力不断彰显,中国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日益增强,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外交的软实力。历史关口,时代潮头,中国理念正引发世界前所未有的共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谱写出具有空前引领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新篇章。

  吸引力与日俱增 

  在英国伦敦的圣保罗演员教堂,一部跨越400年时空的剧目正在上演。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在这里相遇相知,交织出一场充满创意的中西艺术对话。“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强相互理解。”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近年来,中外传统和新兴领域文化、艺术交流以及文化产业合作快速推进,成为构建中国软实力的基础。每一次主场外交活动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人文交流,双边和多边合作也都为国与国之间的人文往来创造了便利条件。

  增进相互了解,文化是一把好钥匙。古老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成果,无不令外国友人心驰神往。来自中国的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成为民心相通的桥梁,世界各国人民得以直观感受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国馆、感知中国等文化项目让中国文化从唐人街走进万千民心;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文化活动让春节成为各国民众广泛参与的节日,为世界了解并爱上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文化引发的共鸣不分地域、跨越年龄,文化纽带将中国与世界的命运联系得更加紧密。

  中国还搭建起更多平台,邀请世界各地汉学家来中国交流。中国在北京大学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与发展中国家分享治国理政经验,培养政府管理高端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尚和合,求大同,中华文明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在全球范围收获越来越多的共鸣,产生越来越强的凝聚力。

  亲和力不断彰显 

  在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中国不仅仅考虑自己一国的利益,而是从大处着眼,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中国外交站在了人类道义和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

  践行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外交工作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国际事务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国与国交往中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正确义利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面鲜明旗帜,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赞誉。

  中国外交展现了平等待人与平衡周全的良好风范。中国一贯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以强凌弱。当前,在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的新形势下,中国依然坚持且创造性地展示平等待人的外交风范,在更广泛的地域和领域推进公平、正义、平等外交。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亲和力和诚意,也实实在在地打动了各国人民的心。2014年12月份,巴基斯坦白沙瓦陆军公立学校遭遇惨烈恐怖袭击,141名师生遇难。中国第一时间对恐袭予以最强烈谴责、第一时间提供援助,并专门邀请巴方受伤学生和家属来华疗养、访问,使得巴基斯坦人民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2015年12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中方将为非洲1万个村落实施收看卫星电视项目,中国将对非洲人民的关心落到实处,广大非洲民众也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危难时刻,中国在确保本国公民安全的同时,也不忘伸出援手。2015年初,也门战火蔓延,形势危急,600多名受困同胞在军舰的护送下安全撤离。当时有16000多人受困也门,38个国家和地区请求协助撤离本国公民。战火纷飞中,中国军舰先后撤离了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埃塞俄比亚、埃及等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中国的救援行动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赞扬。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中国诚心诚意同世界各国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体现着一个大国兼济天下的智慧与担当。

  掌控力日益增强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力量对比和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了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全球化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将中国国际地位、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振臂一呼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雁栖湖畔,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共提出100多项合作倡议,其中一半以上由东道主中国提出。建立亚太自贸区本是2004年的一个提议,10年后在中国的倡议下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同样是在2014年11月份的APEC会议上,《北京反腐败宣言》正式通过。这是第一个由我国主导起草的国际反腐败宣言,也是APEC历史上第一次以一国首都命名的反腐败宣言。

  2016年4月1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再次宣布一系列中国主张和举措。作为此次峰会的重要成果,《2016年核安全峰会公报》写入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这是中国核安全理念第一次上升为国际共识。

  2016年9月份,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占全球经济总量80%的二十国集团成员、8个嘉宾国领导人、7个国际组织负责人,50余场活动,形成28份具体成果文件。中国再次为全球发展把脉开方,带给人们信心与力量。

  ……

  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应对埃博拉疫情,在诸多全球性问题上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中国积极推动完善当今国际经济金融治理机制,倡导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更好地反映当今现实……中国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日益增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