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创新之树愈来愈枝繁叶茂

2017年09月30日 07:5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哲

郭明义等“圆梦中国人”全国百姓宣讲团成员在观看“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经济日报记者 李哲摄

  走进“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天眼”、“北斗”、蛟龙号……一项项顶尖科技成果让人眼花缭乱。“我听到不少参观者称赞我们国家有这么多值得自豪的宝贝,真的很高兴。”交通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淑芳说。

  2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做完报告的“圆梦中国人”全国百姓宣讲报告团成员郭明义、王淑芳、肉孜麦麦提·巴克等人来到展览现场。

  “导航,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实力去做的。”王淑芳曾经是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第一批大学生,作为设计师,她见证了北斗问世和成长,自己的“北斗梦”也一步步接近圆满。在展览设置的“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组网星座系统模型”前,王淑芳说道:“从一开始设计北斗的时候,我们就立志从芯到外全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无论多么艰难,哪怕走得慢一点,我们都要扎扎实实地完成我们的科技创新。”

  如果说北斗是一颗甜美的果实,离开树干,它的存在便无从谈起。王淑芳认为,创新之树现在愈来愈枝繁叶茂。“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第一位就是创新。尤其是近5年来,科研条件前所未有的优化,各个领域的科研投入都在不断加大,国家对创新能力建设越来越重视。”

  在展览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板块,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与2012年相比,2016年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2.2%增长到了56.2%;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从6437亿元增长到了11407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10298亿元增长到了15677亿元。(经济日报记者 李哲)

(责任编辑:刘江)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