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特困的黔西南州一年脱贫十万人

2017年06月28日 07:5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华林

  黔西南兴仁县薏仁米基地。黔西南把发展薏仁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薏仁加工集散地,带动不少贫困户就业。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摄

  核心阅读

  实现稳定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贵州省黔西南州位于滇桂黔石漠化连片地区核心区域,当地因地制宜、多元经营,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精品水果、中药材、有机茶叶等特色绿色产业,走出一条产业扶贫新路,不仅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仅2016年,凭借发展特色产业,贵州省黔西南全州3个贫困乡镇摘帽,132个贫困村退出,10万贫困人口脱贫,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脱贫成绩单。

  实现稳定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贫困地区应学习黔西南州,促进特色优势产品上规模、成产业,带动农民脱贫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咋选定

  集中优势打造三条产业带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是脱贫的主要依托。但什么样的产业能脱贫?这是黔西南州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

  黔西南州是滇桂黔石漠化连片地区的核心区域,全州有7个国家级贫困县,“十三五”时期尚有43.23万人需脱贫,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其实黔西南州农业产业基础不错,这里是小白壳薏仁米的原种地,盛产茶叶、甘蔗、核桃,生猪、羊的养殖传统也由来已久,但为啥还是穷?

  贵州省农委主任袁家榆说,州里的农民一直在搞种植养殖,但大多零零散散不成气候。再加上全州山多地少,种庄稼效益低,农民主要靠外出务工为生。

  到2020年要实现整体脱贫,完成脱贫硬任务,留住劳动力、千方百计发展产业成为黔西南州人的共识。

  产业咋选?一个地区、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发挥比较优势。同时,还要规避市场风险,一旦方向选择失误,产业受挫,贫困户也会蒙受损失。前些年有些地方集中发展金针菇、杏鲍菇,造成供给过剩、行业亏损,就是前车之鉴。

  袁家榆说,基于种种考虑,立足山地气候及地形优势,黔西南州因地制宜规划了3条产业带:在低热河谷地带打造以精品水果、早熟蔬菜、水产养殖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在缓坡温凉地带着力打造以薏仁米、中药材、食用菌、优质烤烟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在高山温凉地带打造有机茶叶、干果为主导的特色绿色产业。

  因地制宜,多元经营,分散风险。袁家榆认为,农业是黔西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业”,这个古老产业担负着新的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机遇,需要以新的视角与方式去将农业产业与扶贫相结合,走出一条产业扶贫新路。

  资金咋吸引

  政府带头 企业跟上

 

  黔西南兴义市顶效镇楼纳村大力发展农村观光旅游特色产业,给周边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和发展机遇。 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摄 

  传统种养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企业在贫困地区的投资积极性不高,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能力也有限。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黔西南州给出的办法是“政府扶持+模式创新”。

  首先是政策加力,投入向产业倾斜。以薏仁产业为例,薏仁在黔西南拥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所具有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极高。近年来,贵州省将其作为龙头产业发展,专门设立了1200亿元产业扶持基金,黔西南州政府也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构建薏仁高端产品研发体系,并出台出口奖励政策,拓宽产品市场份额。

  其次,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为在薏仁的产业链中带动贫困户脱贫,黔西南州采用“龙头企业引领、传统产业裂变、带动群众脱贫”的企业基地农户利益共联机制,探索多方共赢的脱贫模式。

  贵州汇珠薏仁集团在黔西南州安龙县率先尝试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公司与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按每公斤6元定价收购。合作社协调农户种植,算下来,农户种植薏仁每亩可增收约1800元,是种植玉米的3倍。据介绍,汇珠公司这种经营模式共带动2万户农户(其中贫困户约2000户)种植薏仁,户均增收7500元,共计1.5亿元。

  汇珠薏仁集团只是黔西南州薏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6年,全州薏仁种植面积60万亩,薏仁加工企业和作坊有400多家,开发出40多个精深加工系列产品,企业加工产值达10亿元以上,薏仁原料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70%。

  另一产业光伏也成为黔西南州的扶贫重头戏。在黔西南州,农户流转土地给企业发展光伏和建大棚,企业为流转土地的农户在房屋上建光伏发电设施,同时优先招收周边贫困户管理大棚并保底分红。

  在安龙县光伏小镇,5000多个大棚上铺设的光伏板在“捕捉”阳光发电,大棚里面,“扶贫菇”“扶贫灵芝”正在生长。小镇承建公司大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光伏小镇采用“农光互补”方式,利用高层发电,低层空间提供给贫困户种植农作物,公司为精准贫困户免费提供菌袋,为普通贫困户提供“特惠菌袋”,并给予技术支持,约定托底收购。

  除了种植收益,按照设计,小镇农户还有土地租金、打工收入、种植收益、光伏发电收入及旅游带动的收入,变身“五金”农民。试行一年,一算脱贫账,光伏小镇这种以“企业扶贫+产业扶贫”的扶贫模式,带动周边贫困户1000户以上,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效果咋持续

  让农户有一技之长

  产业发展有了方向、有了资金、有了模式,就能带动贫困户脱贫。但产业扶贫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看贫困户是否能长期脱贫,有没有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让贫困户拥有一技之长,有活干、长收益,才能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稳定脱贫。

  钟根是安龙县阿召村的贫困户,家里有两个娃娃和一对生病的老父母,经济状况很窘迫。今年,钟根在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园承包了两个由政府扶贫资金修建的食用菌大棚。据他测算,如果管理得好,一年卖鲜菇收入将可达到10万多元,扣除3万元左右的成本,纯收入有近7万元,“就靠这两个大棚,今年我应该就可以脱贫喽,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种植技术,挣到钱后,我要自己盖个大棚种食用菌”。

  钟根并不是受益于产业园的唯一贫困户。2014年,安龙县引进浙江丽水庆元团队成立贵州安庆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之共同投资建设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园,并创新和定制了“扶贫资金建棚、贫困户租用孵化、企业保底收购、实现三方共赢”的“1210”脱贫模式,即1户贫困户每年租用2个大棚种植食用菌,两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合同,保底收购,每斤香菇4.5元,还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该公司负责人说,目前食用菌产业园已入棚种植农户100户410人,其中精准扶贫户331人,带动1000余人创业。

  如果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不管活干得好不好,都有兜底收购与固定分红,容易养懒汉,影响脱贫自主性,也脱离了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的初衷。基于此,食用菌产业园负责人说,产业园的种植大棚使用实行滚动发展,两年一轮换,同一贫困户在大棚中种植香菇满两年,实现脱贫后,就换由新的贫困户入棚种植,已脱贫并学会技术的种植户可在园区或其他地方自建大棚继续种植。这样既保证了扶贫覆盖范围的最大化,也可避免“扶懒人”情况的出现。

  当然,产业扶贫要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避免贫困户短期内收入得到增加、长期却没有产业支撑持续增收的现象,除了要利用新型经济组织带动,还得立足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之患。(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