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让蓝绿成为雄安底色
环境保护,成为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直面的“严考”之一。
截至5月16日,逾2200万立方米生态补水注入白洋淀;安新县开出史上首张“土小企业”罚单;雄县张青口村李某某违法向大清河处置危险物质被刑事拘留……4月1日以来,雄安新区加强生态建设,严格区域环境保护,各项行动在第一时间扎实推进。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规划建设新区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成立伊始,新区临时党委、筹委会就牢记“主体责任”的千钧分量,积极主动作为,优先加强生态建设,严格区域环境保护,划定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耕地保护,加大造林和湿地恢复力度,让蓝绿成为雄安底色。
4月16日,游船驶出白洋淀游船码头。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凝聚共识,上下同心形成治污强大合力
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从中央到省再到新区,都把环境保护上升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要的高度,上下同心凝聚起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省委书记赵克志强调,要坚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准确把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优先加强生态建设,严格区域环境保护。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指出,要把承接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首要任务,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凝聚共识,上下同心形成治污强大合力。新区设立以来,一项项行动正在营造起“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人人监督环保”的浓厚氛围,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5月9日,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保规划建设对接座谈会在雄安新区举行。随后,雄安新区三县启动环保工作网格化监管,以村为单位,县、乡、村三级联动,切实解决环境治理中的问题。
——新区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划定工作启动,通过严守生态红线、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实现绿色低碳、返璞归真。
——强力实施“碧水行动”,做好白洋淀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制定流域环保排放标准,研究确定流域环境改善目标,确保一泓清池安全秀美。
——全面实施“净土行动”,明确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促进土壤与大气、水污染协同治理,严控新增污染,减少污染存量。
——积极推进雄安新区水利规划建设,开展雄安新区及周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围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不断提升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能力。
——雄安新区三县借环保督察的东风,研究解决环保突出问题,落实环保责任,创新体制机制。
……
“新区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负起责任,坚决保护生态环境,坚决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雄安新区临时党委书记袁桐利表示,新区正在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切实把环境保护放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实际行动体现“四个意识”、坚决打赢新区建设关键一仗。
4月16日,雄安新区白洋淀,密密麻麻的手摇游船。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标本兼治,以治标促治本建立长效机制
5月2日,雄县龙湾镇大步村帅安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涉嫌违法排放污染物,企业负责人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4月1日以来,雄安新区三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批违法者受到刑事拘留、行政拘留等惩罚。
雄安新区临时党委副书记、筹委会主任刘宝玲表示,新区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对环境违法行为敢于亮剑,彰显法律威严,彰显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在环境保护中统一思想共识、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同时,细化环境整治措施,着力解决和整治一批重点难点问题。
雄县雄州镇政府发给当地百姓“支持新区建设、共建美好家园”的倡议书上,明确提出了严禁企业违规排污、严禁违章建设等“八个严禁”。
“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坚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雄州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区之“新”,在于要打造成体制机制的创新高地。在环境保护上,三县以坚定的决心,积极行动起来。
安新县推行环保责任清单,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执法监管体系,解决了企业非法污染环境发现难、锁定证据难问题。5月份以来,已对三台镇4家随意倾倒制鞋下脚料的企业全部查封,并开出罚单。
此外,该县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处理坚持全程公开操作、公开执法、公开曝光。
“新区三县政府要认真研究解决环保突出问题,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环保责任,创新体制机制。”近日,雄安新区筹委会发出通知,要求三县在整治污染点、切断污染源上,强化监管和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上,治标为先,以治标促进治本,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严格执法,关停一批污染企业,严惩一批非法排污的企业和个人。开展对重金属土壤污染、面源污染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治理工作。
“产业低端、发展粗放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雄县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新区一方面要减少污染存量,另一方面要杜绝污染增量,坚持严格把控入区产业,绝不为了眼前利益降低门槛。治污体制机制的创新,将为雄安新区建设筑牢生态基础。
今年的清明假期期间,白洋淀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张帆 摄
科学治污,努力建成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在白洋淀水区村,每个村都建了污水处理设施。
“过去,这些淀区村庄缺乏必要的卫生基础设施,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都直接排入淀中,对白洋淀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安新县东淀头村党支部副书记任小峰说,目前村里已建成4套污水处理设施,每天可处理生活污水近50吨,完全能够满足村里污水处理的需求。
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治理,成为雄安新区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雄安新区设立后,安新县在淀区推行淀长制和河长制,做好全流域统筹协调,综合整治,对淀区45个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开展了集中治理。淀区治污采取PPP模式,政府负责前期污水管网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首批污水、垃圾处理设备购置,后期设备购置和运营交由专业的公司统一管理。
安新县在白洋淀水区村,通过铺设管道,将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采用先进工艺进行集中处理后,再排入淀里,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一级A标准。
白洋淀治污是雄安新区科学治污的一个缩影。4月1日以来,雄安新区三县积极探索多元化环境保护模式。
容城县4月27日启动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乡村参与、公司运营”原则,在全县127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处理工作,整个过程做到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让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
雄县开展城市园林绿化行动,着力打造了文昌公园、清河公园、温泉湖公园等公园绿地。对大清河环县城段2.6公里河道进行清理和整体改造,推进雨水和中水回灌工程,打造近水景观,造景近千亩,使古老的大清河成为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
“新区正在为先行启动的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项目做好开工准备。谋定而后动,保持历史耐心,不操之过急,不走弯路,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雄安新区临时党委、筹委会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充分考虑白洋淀生态水域和纵横交错的水网系统的蓝色空间保护,同时构建陆域生态绿色空间体系,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体系,从而使新区的发展融于优良的生态环境之中。□记者 郭 东 原付川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