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2020年回收利用率达35%并非难以实现 用好大小桶 垃圾好分类

2017年04月11日 11:1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顾阳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作为国务院层面首个专门针对垃圾分类的政策文件,《方案》显示出了中央政府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

  《方案》的一大亮点是,明确了“2020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的目标,取代了以往规划中常用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目标,这是垃圾分类工作思路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实现这一目标容易吗?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际操作需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方案明确提出,在2020年底前,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城区范围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之所以选择以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为主体范围,就是本着上述主体在垃圾收集上更为便利、分类工作更利于突破这一思路。

  事实上,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可回收物的数量及可利用的潜力大,相应的回收利用率才可能高。专家表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只是一个较大范围的总体要求,目前尚不能作为全国统一要求。

  尽管实现35%的目标并不容易,但也并非难以实现。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主要是将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或厨余垃圾、有害垃圾这3类垃圾做好分类,而这3类垃圾分类收集关键一环在于做好融合与衔接,即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有害垃圾分类收集与危险废物处理的衔接,易腐垃圾或厨余垃圾分类收集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衔接。

  据统计,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易腐或厨余垃圾约占50%,纸类和塑料各占10%至15%。这意味着要想达到35%的分类目标,至少要对一半以上的易腐垃圾分流,这在设施上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易腐垃圾生化处理设施,从机制上要建立促进易腐垃圾和低价值可回收物分类回收的收费制度,诸如混合垃圾按量收费、厨余和可回收物不收费甚至补贴等举措,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去。

  近年来,各地在垃圾分类上探索出不少创新举措,厦门、杭州、成都等地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正得到快速应用,北京从今年2月份起试行“大小桶”干湿分离,小桶专收厨余垃圾,大桶专收其他类垃圾。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实践,都将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的科学化、规范化,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里实施垃圾分类打下扎实基础。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