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高校可在河北办分校”
三地委员建言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建议: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受到了三地委员的高度关注。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委员们围绕教育、人才、污染防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
京津有很多名牌大学,而河北知名高校不多,在短时间内打造名牌大学又不容易,可以考虑在京津冀一体化布局下,由京津高校在河北建立分校。
产业一体化需人才一体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表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有几个方面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一体化布局,在产业上要有互补,不能是单纯竞争的。产业一体化布局,在科技创新方面也要一体化,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该起到引领作用。
“现在国家一些重点科研项目,大多落户在北京和天津,河北相对较少。科技一体化布局,就需要相应的人才也要一体化布局。”钟章队表示,他今年提交了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提案,就是对未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布局提出了建议。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建设“双一流大学”,就是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各省市都在布局谋篇,开展顶层设计,这对未来京津冀一体化的人才布局至关重要。
河北依然缺少高精尖人才
钟章队表示,最近看到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排名前100的大学中,北京有24所,天津3所,河北一所也没有,这反映出京津冀地区大学分布严重不均衡。
北京有多所百年老校,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时间维度上优势非常明显,大部分学校在世界都非常著名,但这些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办学空间严重受限,会制约“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大部分学校都在其他省市力争办学空间,舍近求远,效率不高。
而一个好的大学不是短期内能够建成的,需要很长时间的文化传承和办校经验的积累,需要社会的广泛认同,需要经过长时间人才培养的检验,因此,河北在短期内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难度也比较大。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开展,三地产业一体化布局效果逐步显现,河北省需要大量高精尖拔尖人才,需要大量一流的科技创新基地,需要大量的成果转化成新的产业、新的行业,短期靠河北省本身是解决不了的。
京津高校可在河北办分校
钟章队建议,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三地教育资源应该协同发展,打破目前由于行政地域归属而带来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共享障碍。
北京、天津的高校可以采取“一校多区”的方式,避免舍近求远,在河北发展分校或分院,也可以发展实验室的分基地、分中心,建设实训基地,统筹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人才培养,统筹科研、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真正实现三地“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自由流动,为河北、环渤海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凤宝:
京津冀地区防治大气污染不但要控制污染物排放,还要提高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吸附、化解能力。只有坚持两手抓,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耕地能够吸附污染物
张凤宝表示,治理大气污染,需要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即能够直接或间接改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人地关系的用地均为生态用地。生态用地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
有关研究表明,河流、沼泽等水域类用地和耕地、园地、林地、荒草地等植被类用地具有调节空气质量、吸附大气污染物的能力,其中耕地的大气污染物吸附能力与林地相当。“尤其在秋冬时节,林木凋谢,水面结冰,种植冬小麦的耕地,生态作用就更加显著。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数据,京津冀地区共有耕地10853万亩,主要集中分布于京广线以东的华北平原地区。因此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对于改善区域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选种耐旱作物进行轮作
张凤宝认为,京津冀地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农业用水比例高。农业用水资源的保障不足,使得很多地区的农民不得不选择一年一季的种植方式,不再种植冬小麦;秋冬季耕地闲置,一方面耕地的生态功能无法发挥;另一方面长达七个月的耕地裸露,也产生大量扬尘。特别是缺水较严重地区,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秋冬季节污染天气加重,与耕地等生态系统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具有某种客观联系。“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要充分发挥耕地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调节作用,保持耕地上全年植被常绿,应促使农民逐步恢复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同时选择一些耐旱植物进行轮耕。”
张凤宝表示,在缺水的条件下,轮耕种植适应性较强的耐寒、耐旱植物,如苜蓿等,确保耕地在冬季也被植物所覆盖,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起到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另外,张凤宝建议,要大力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污水净化工程和中小型水库建设,将这些水源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部分外来水源补贴用于农业,保障农民耕作用水,提高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北京晨报记者 王歧丰 王萍/文
王歧丰/摄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长华:
河北需要什么,北京能够提供什么,双方应该进行深入交流。让北京的优质办学资源与河北共享,让北京的名师到河北任教,实现河北考生上北京名校的梦想。
打破京津冀人才壁垒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长华表示,北京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拿出一点时间,比如三年到五年,让一些好的学者到河北来,做管理也好,开展教学也好,带学生也好。一些好的优质课程,也可以带到河北来,这对支持河北的高等教育发展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王长华认为,应该在顶层设计上,制定一些政策,比如设立人才一卡通,使人才在社保等各方面待遇更方便在京津冀之间流动。“三地之间不能总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打破这种壁垒,制定便于人才流动的政策。河北在土地上完全包围着京津,在地域上就是一体的,如果因为行政区划壁垒,造成人才交流不畅是不应该的。”
双向选择引名师来河北
王长华认为,要打破京津冀三地之间人才交流的壁垒,在制定相应的政策之后,还要实行双向选择。北京高校的名师应该到河北来看一看,给学生们上一上课,了解一些河北高校的情况。现在北京一些名师的课程在网上已经实现共享了,但这和面对面的交流还是有差距的。双方应该进行深入坦诚的交流,河北需要什么,北京能提供什么。“不能是你能提供的,我不需要。而我真正需要的,你又不给。北京现在和新疆都有手拉手共建校,河北就在身边,为什么不能多搞一些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都可以做起来。”
王长华表示,北京在河北办分校是个人才交流的好办法,河北可以在用地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北京的优质高校进驻河北,可以解决河北考生上名校的梦想。现在北京在河北建有二类学院,那和分校的概念还有区别。分校应该和本校享有相同的师资和教学力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教育部的支持下,这种方式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