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久
央视网消息今年57岁的赵永久有两份工作,一份是辽宁省沈阳市中街步行街的清洁工,另一份是小区保洁。每天早上4点半上班,到晚上8点半才能到家吃上一口热乎饭,这两份工作加起来每月的工资是2400元。
他,从没进过商场,20年没有买过新衣服,蹬的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吃的是最便宜的素面。就是这样的赵永久,每个月却会拿出3到4成的工资,捐助给贫困的孩子。
在很多人眼中,赵永久有点儿傻,但赵永久说,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5岁那年,赵永久的父亲因工伤去世,母亲一时接受不了,身体出了问题,无法照顾他。赵永久吃着百家饭长大,感受着邻里大家庭的温暖,这份感激成为赵永久献爱心,做慈善的初衷。
在中街步行街上,赵永久负责的范围有2000多平方米,30个垃圾桶,他一天要走上6、7趟,仅一个下午,就要掏数百次垃圾桶。
赵永久时常着急,不是为了繁重的工作,而是为了“孩子们”的学费。他说“有时候借钱也要先把孩子的学费给凑上,我宁肯自己苦,也不能苦了这些孩子。”
上世纪90年代,赵永久所在的单位效益不好,而当时赵永久还捐助着10多个贫困学生,为了让这些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他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卖掉自己唯一的住房。
24万房款,他拿出18万元,捐给了贫困学生,余下的一部分也捐给了媒体报道的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妻子原来对赵永久的做法也很不理解,后来跟着赵永久去过一次贫困山区,“看到那里的孩子冻得直哆嗦,看着挺苦的,我就感动了,也理解他的想法了,慢慢的态度也改变了。”赵永久的妻子说。
在赵永久一家三口每个月600元的租住地的床底下,有一个塑料袋,里装满了荣誉证书和捐助收据,有机打的,也有手写的,捐款金额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对于这些荣誉,赵永久看得很淡,依旧每天起早贪黑地干好活,只希望自己能多赚些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说:“有我的一份力量,他们就多一份希望”。
30年如一日,赵永久先后资助数十名家境贫寒的孩子,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书写着大义,传递爱与善的温度,让我们一起向赵永久老人致敬,对他说一声:谢谢你!
(责任编辑:石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