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2016,那些感动让人铭记

2017年01月11日 15:2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毛丰美(1949-2014)

  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满腔热忱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2014年因病逝世。2016年,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感动了亿万读者

  阎 肃(1930-2016)

  河北保定人,生前系国家一级编剧,60多年里创作了1000多部(首)精品佳作,2016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宝汗·埃恩赛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哈萨克族牧民,一家三代人数十年坚守着70公里边境线

  李万君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工,获得“中华技能大奖”

  李保国(1958-2016)

  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被称为“太行新愚公”,2016年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去世

  余 旭(1986-2016)

  四川成都人,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之一,2016年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编者按 一撇一捺,一个“人”字。但要成为顶天立地的人,成为大公无私的人,成为精神高尚的人,却并非易事。刚刚过去的2016年,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人,他们在平凡中折射伟大,在伟大中展现平凡;他们尽显人性之淳,尽得人性之善;他们默默耕耘,不问收获……他们本不想去感动任何人,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实际行动成为这个时代的闪亮印记。本报记者抚今追昔,用文字深情讲述采访过的典型人物的点滴,铭记传递感动的瞬间。

  时光荏苒,带走的是往事,留下的是记忆。最美的风景是人,只有辛勤耕耘、砥砺奋进,才能勇攀人生高峰,迸发人性之美。2017年,《经济日报》推出“人物”专版,将聚焦人、报道人、激励人,并多角度报道事件背后的人物、人物背后的故事,尤其关注经济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喜怒哀乐,从中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

  看别样辽阔

  本报记者 乔文汇

  天地辽阔,山川壮丽。新疆的魅力绝不仅限于颜值,发生在这片大地上的精彩故事,更令人心动。相对于地域面积,这是精神层面的另一种辽阔。爱满天山,有例为证:自2007年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至今,新疆道德模范的数量大幅领先于其他省市区,形成了备受瞩目的道德群星。

  这“另一种辽阔”,为我们采写先进人物的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16年,作为常驻新疆的党报记者,我们努力通过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为广大读者呈现一个鲜活的、生动的新疆。

  变“死亡之海”为“希望之海”的罗布泊钾盐公司创业团队、“巡边三十年 云月九万里”的宝汗·埃恩赛根、用生命诠释“戏比天大”的程永革、“攒劲”书记阿不拉·米亚孜、以焦裕禄精神为人生坐标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丹心育桃李 深情系南疆”的刘小丽……时至今日,报道中的人物仍时常闯进心田。

  雪后冬夜,极目远眺,远山逶迤,星月当空。突然觉得,这满天繁星,正如我们笔下的人物,每一颗都显得微不足道,却都闪烁光芒,并将这点点星光洒向巍峨的天山。

  沐浴着点点星光,感悟奋进的力量。总感觉采访时间很短,精彩的故事却很长很长。行遍天山终不悔,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行走在辽阔的大地上,努力用手中的笔,呈现“另一种辽阔”的新疆。

  品时代印记

  本报记者 陈 力

  有人说,新闻作品是“易碎品”。我想,努力写出一些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章,是告别“易碎品”的不二选择。让“有温度”落细、落小、落实的路径很多,讲故事是重要一途;改革“宏大叙事”的突破点很多,抓细节是关键一招。

  《额济纳的播绿者》《“枸杞客”坐上回乡专列》《种树老人马占荣的故事》《乡村里的宴会厅》等是两年来我为《经济日报》采写文章的篇目。反馈表明,细节鲜明、语言生动的故事总能获得读者点赞。

  《乡村里的宴会厅》反映内蒙古准格尔旗成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的情况。相关材料里没有任何事例和细节。采访时我们下去找了很多“红白理事会”会长,就是举不出例子。当时天色已晚,陪同的干事也觉得材料很多了,“领导让我立即把你带回县城”。这时我们已经饥肠辘辘,可没有细节,文章“饥饿”呀——两“饿”相权舍其轻,驱车50多里再进一村,找到另一位红白理事会会长,她从前做过司仪,对移风易俗前后的婚嫁情况“门清”,有故事、有现场,总算找到了想要的。赶夜路,不料车子陷在沙地里。嗖嗖冷风中推车、修路、待援,在大地上、繁星下整整折腾3小时。后来看到山东威海、湖北襄阳等地的读者表扬这篇文章接地气,我们直叹遇到了知音。

  在基层,心里才能装着群众;在现场,心里才能装着感动。

  听心中信仰

  本报记者 吴秉泽

  高尚的信仰,能产生催人奋进的力量,既激励自身,也鼓舞他人。

  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村委会主任邓迎香,面对贫困,带领村民扩隧道、兴产业,向乱石嶙峋的麻山发起冲锋,赢得了“新时代愚公”的美誉。

  贵州省晴隆县原县委书记姜仕坤,为了在石头旮旯上蹚出一条脱贫路,忍受病痛的折磨,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心在公的奉献精神,来回奔走、熬更守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贵州省余庆县关兴镇沙堆村委会原主任刘孝刚罹患癌症,在生命最后的347天里,忍着病痛的折磨,为兑现自己竞选时的承诺不断奔走。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我采访了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通过包括《经济日报》在内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读者朋友纷纷表示,要向先进学习、与榜样为伍。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他们之所以能在普通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就是因为他们对信仰的不懈坚持,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自己的第一任务是为党工作;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并为之不懈奋斗。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再度翻阅当时的采访记录,回忆起这些普通人,总能热泪盈眶。与榜样为伍,向先进学习,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精神追求。

  寻生活真谛

  本报记者 王金虎

  《经济日报》在2016年11月24日报道了《王晓田的不幸与庆幸》的故事。2001年,12岁的王晓田在北京被查出患有骨癌。医生说,这个病的存活率只有万分之一,权宜之计是实施左腿膝关节置换手术。“这孩子特别懂事,两年里做了28次化疗,每次都伴随着呕吐、脱发。怕我们着急难过,她说她一点都不难受。”晓田的妈妈范淑芬说,术后由于人工关节和身体不适应,左脚一落地撕心裂肺的疼痛立马袭遍全身,晓田咬着唇忍痛不哭,在做康复训练时她也很乐观。

  2003年,回到山东禹城的王晓田发现,为了给自己治病,家里不仅把在县城的门市房卖掉,还欠下一屁股债。她一边自学初中课程,一边筹划帮家里赚钱。17岁时王晓田四处找工作碰壁,在假发厂上班的姑姑提议,晓田心灵手巧,不如在家制作假发。在厂里技术员指导下,王晓田很快掌握了技术要领:第一个月,她交了7件活,领到1130元工资。2009年,20岁的王晓田建起一个假发代收点,吸纳了村里20多名妇女做假发,1年挣了3万多元。7年内,她帮家里还清了近20万元的欠款。2016年7月6日,王晓田到北京做截肢手术。

  眼下,晓田应聘到当地的一家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在网上与客户洽谈蔬菜订购业务。“生活就是一边让我受伤,一边让我学会坚强。只要能活着就有希望,不是吗?”发自内心的微笑,如阳光般在王晓田俊俏的脸庞荡漾,“对我来说,活一天就要努力生活一天,把每一天都活成生命中最快乐、最精彩的一天!”

  测人生高度

  本报记者 代 玲

  做记者这些年来,采访过很多人。有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有不远千里支援西藏的援藏干部,有奔波在茫茫青藏线的铁路职工,有为国戍边的战士和普通农牧民……他们平凡却又伟大,他们的每一次经历都深深感动着我。

  只有身体通过高原的检验,才有可能在这苍茫的高原上书写自己的故事。至今让我难忘的,是一群在有着“世界之巅”之称的地方生活和工作的人。这个有着“世界之巅”之称的地方是西藏山南浪卡子县的普玛江塘乡,一群平均年龄30出头的乡干部在高寒高海拔缺氧的“生命禁区”守土尽责。本以为这样一群人面对记者时会重点说自己的辛苦和困难,抱怨这里生活的枯燥乏味;没想到他们的精神头都特别好,从他们闪光的眼睛、谈起工作时的神采奕奕,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缺氧不缺精神。普玛江塘乡海拔5300多米,比珠峰的大本营还高,但比这个海拔更高的是长期坚守在这里的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境界。

  物质的贫乏并不能禁锢思想的深度,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学会了乐观、坚强还有豁达。作为一名记者我很幸运,因为我可以通过我的笔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样正能量的故事,为西藏的发展作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