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济南公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2016年12月26日 06:4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祝惠春 管 斌

左图为济南公交枢纽大门。

  上图为济南快速公交车站。2008年4月以来,济南公交先后开通运行了6条BRT线路,日均运送乘客达22万人次,初步形成了济南市“两横三纵”快速公交网络,济南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快速公交独立成网的城市。

  上图为济南零时公交正在运营。济南市公交总公司在城区主要干道构建零时公交网,满足广大市民夜间出行需求。

下图为济南公交维修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车辆维修工作。

  公交是重要的出行工具,也是城市流动的风景,可是慢慢地,公交的吸引力似乎变弱了:一方面,城市在“长大”,出行距离在延长,加之道路拥堵加剧,公交该如何适应?另一方面,人们的出行结构、出行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滴滴”、专车等出行新选择层出不穷,公交又该如何应对?

  听到记者提问,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薛兴海微微一笑。这个掌舵济南公交10多年的老公交人肯定地说:“两个问题,实质是一个,公交行业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公交服务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和灵活性。”薛兴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个公交很智能

  如果把人潮比作水流,那么其流量大小、通畅与否必然和城市规划密切相关。比如,大规模的职住分离必然导致潮汐式出行,又比如居住密度较高的区域必然需要更加强劲的路网。而在此基础上,最能够影响出行末端循环的,莫过于公交了。

  那么,公交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改善百姓出行体验?济南公交的体会是,跳出公交看公交,用大数据提升服务有效供给。

  统计显示,近年来,济南公交积累了济南市超过200万名联通用户、近170亿条手机数据以及同时段的约3.6亿条公交IC卡数据和约1.7亿条公交GPS数据记录。经过大数据分析,济南公交逐步掌握了居民出行的动态特征,有针对性地改善公交供给,优化出行体验,全面提升公交规划设计与服务水平。

  站位决定眼界。通过扩大城市公交广度和深度,提升出行便利性;通过加快构建城市公交快速通勤系统,提升出行快捷性;通过优化运力配置和换乘环境,提升出行舒适性;通过完善多元化公交服务网络,满足公众出行多样性需求……拥有“大数据”这把“金钥匙”,济南公交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提升公交智能化运行能力,把传统的公交行业做出了技术范儿。

  作为全国首家由公交公司办的研究院,济南公交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公司立足大数据和公交行业相结合的“大脑”。全院30人全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26人。院长巩丽媛告诉记者,依托“基于手机大数据的济南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的研究成果,济南公交科学谋划公交布局,优化公交线路设置,精准匹配公交出行需求。

  数据分析显示,济南市呈东西带状格局,城东高新区工作岗位越来越多,而南部居住区居住功能日益凸显,“南居东工”现状诱发了强烈的出行需求,主要客流走廊呈现出“中心网格状,外周放射状”的分布特点。这意味着,要改善居民公交出行习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主要矛盾”。

  而在局部地区,大数据也可以轻易捕捉到拥堵点。比如,通过将现有公交网络与居民出行需求进行“叠合分析”可以看到,高新区、泉城路、洛口服装批发市场等地方公交线路投入不足。为此,济南公交不光增加投车频次,还换用大型车辆,使运力更匹配。

  济南公交科学技术研究院交通所所长周欣告诉记者,近期,济南公交新开设了4条巴士路线,都是根据大数据测算出来的。相较于传统的调研方法,大数据掌握数据既快捷又准确。基于人口、空间、客流分布的数据,济南公交建立起“快线、干线、支线”三层次一体化网络结构。快线功能为长距离跨服务区的快速直达联系,干线功能为临近服务区间中距离联系以及公交客流通道沿途集散,支线功能主要负责提高覆盖、加密网络及与上层网络接驳。快线、干线、支线均依据客流需求进行优化调整,目前已有百余条次公交线路作出调整。

  事实上,济南公交在精准出行上的努力远不仅于此。

  比如,不断完善高峰通勤线网。记者随车体验济南首条高峰快速通勤巴士T3线时看到,这条少站直达、定时定点的通勤快速巴士线,仅限高峰时段运营,全程设6站,1小时即可到达高新区。“比开车上班节省半个多小时,我已经放弃自己开车上班了。”乘客郑小姐告诉记者。“目前,济南高峰通勤线网长度已达83.6公里。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东西两翼、扩大高峰通勤网的覆盖范围,有效满足市民高峰长距离通勤出行需求。”济南公交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又如,填补最后一公里出行空白。针对社区越建越大,居民出行不便问题,济南公交适时推出了社区公交。在济南西蒋峪片区公租房小区,居民张大爷告诉记者,这里是济南首个竣工入住的大型公租房小区,入住人口约2000户。过去,小区住户要到社区外最近的公交车站乘车,需步行约1.5公里、20分钟才行,现在只需花上1元钱,就可以坐车直达公交换乘点。“真是太方便了!”

  此外,济南公交还开创了我国北方城市中首个“零时公交网”,并推出“零点公交”。基于大数据总结出的夜间出行需求,公司开设了覆盖主要客流走廊的共13条零时公交线路,构建了“井”字形和“米”字形夜间服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市民晚间出行,推动了济南当地晚间休闲生活的繁荣。

  这个公交很守时

  “跳出公交看公交,是为了立足公交干好公交。”薛兴海告诉记者,济南尚未开通地铁,公交出行必须担起大梁。目前,全市公交运营线路已达246条,建成区5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92.8%,日均运送乘客近210万人次。

  但是,受制于路面交通情况,正点率一直是公交的隐痛。为确保乘客出行,济南公交不仅在线路设置上发力,还提出“建设时间可计划、乘坐有尊严的公交系统”,打造“品质公交”的目标。

  事实证明,“正点”不是不可实现的梦想。目前,济南公交已经推出“守时公交”,24条郊区线路实现了全天候的“定点发车、准时到站”,正负误差在1分钟之内。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在济南公交的“武器库”里,记者看到了“守时公交”背后的大功臣——智能排班的“云调度”系统。济南公交运营市场部张航告诉记者,过去,公交公司的人车排班需要靠人工比对,完成一次排班需要40分钟。现在用智能排班系统,5至10分钟就可以搞定,而且排班更合理,大大减少了车辆在停车场内的闲置时间。同时,该系统还可远程实时掌握车况路况,管理人员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移动管理。“它是一个跨平台的交互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云调度’。”张航说。

  在11路终点车队驻地的调度室里,记者看到,调度员秦静正坐在电脑前,用“云调度”系统对车辆行驶情况进行监控,每辆车是否正点发车,能否准时到站尽在“云”掌控。“我的工作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刚性。”一边说着,秦静还不忘通过系统向一辆因堵车有点延时的当班司机发送了一条提醒短信。

  车辆准不准点,不仅“云”知道,乘客也知道。在26路公交车站台,记者看到,电子显示牌上显示出下一辆车到站时间。在济南,像这样的智能电子站牌有300余处,加上新建的智能候车亭678处,站点合计达950余处,基本做到市区主次干道全覆盖,并辐射二环路外重点区域,方便市民出行。

  今年9月,济南“史上最强”掌上公交——“369出行APP”上线。济南公交企业文化部部长赵东云说,“我们的目标是,‘登录369,说走就能走’,这不是吹牛。我们的APP是一个出行平台,像查询公交车辆到达时间、手机充值公交卡等都是基本服务,还有高端服务,比如定制出行。”赵东云告诉记者,所谓“定制出行”就是根据市民出行需求随时调整线路,公司甚至不用进行客流调查,“人多就开通”。此外,乘客还可随时留言发表乘车感受。统计显示,“369出行APP”上线一个多月,用户下载量已超10万次,公交卡充值业务交易金额已超50万元。

  以公交指挥中心为核心、各种应用系统为支撑的公交信息化体系,让信息化成为济南公交发展引擎。运营部经理王浩告诉记者,以前的公交管理都是单兵作战,驾驶员将车开出车场就是“将在外”。如今,这一情况早已改变,每一辆车都是信息化的网络节点,“可视可控可记录”。济南公交还设有电子巡更系统,凌晨收班时刻,车场内有哪些人,每辆车的位置在哪里都清清楚楚。

  “互联网+”和信息化,让济南公交走在了行业前列。作为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济南公交主持和参与制定了若干项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增强了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搞交通,讲科学,要有战略眼光,不能乱来。”薛兴海说,自己有一个梦想,虽然济南公交目前还只是个地域性企业,但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实现管理输出,甚至是去国际市场竞争。

  这个公交很节能

  公交车曾经被称为“油老虎”。近几年,全国公交系统节能减排风起云涌,济南公交的单车消耗量更是大幅降低到一般单耗的三分之二。这是怎么做到的?薛兴海总结为“结构性节能”和“操作性节能”。

  什么是结构性节能?济南公交技术设备部部长何彬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定制的“公交版发动机”。在此前的调查中,公司发现,城市公交需要特殊的低速大扭矩的发动机,于是,他们通过采集路谱对发动机、传动系统提出改进需求,又请来柴油机厂和变速箱厂技术人员进行会诊,实现个性匹配,油耗一下子就下来了。第二个是车身轻量化。比如,全车玻璃一般都用5毫米玻璃,但济南公交经过实验发现,4毫米的玻璃就能完全实现相同的性能,但重量减轻了20%;又比如,公交轮胎一般都用双排轮胎,济南公交又发现,用厚的驱动轮宽体单胎,不仅重量减轻了,性能还不打折。

  “不做细就没有精”。济南公交这股精益求精,处处琢磨的精神,让供应商们竖起大拇指。在新车采购时,济南公交可不要“大路货”,而是要求车辆生产厂家,根据路谱全面分析确定车辆配置,使车辆在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及经济性上更加突出。“这其实也帮助我们实现了技术进步。”一位供货商这样说。

  此外,济南公交还力挺新能源车,目前,公司新车采购中,新能源车占80%。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加在一起,已经达到总数的57%,能源结构更趋合理。

  结构性节能弄清了,那操作性节能又是什么呢?薛兴海说,改变驾驶员不良操作,对油耗降低功不可没。为此,济南公交特地推出了一套精细化能源管理体系,这也是山东省的“头一号”。

  “过去,一脚油门或者刹车,一个馒头的钱就没了,现在可不是这样。”5星驾驶员刘晓回忆说,公司每年都开展节油评比,可好长一段时间里,自己的节油率总是下不来,一到大排名就丢人。2013年,公司上了车辆远程管理系统,配备行车记录仪,将驾驶员的油门刹车数据都做了记录。经过和其他节油驾驶员指标比对,他发现,原因竟是自己踩油门太狠了。自从改了这个“小毛病”,自己每月可节约100多升油。

  济南公交技术设备部副部长岳涛介绍说,以前公司节油达标率不足10%,用上车辆远程管理系统后,半年时间,全公司节油率超90%。“节能就是节钱,在济南公交,节油有奖励,人人争当节油能手。”

  济南公交还鼓励技术创新降成本。在济南公交维修公司有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一大早,“劳模服务热线”就铃声不断,接听各营运站点在车辆维修、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疑难问题。统计显示,自4月份热线开通以来,已为公司节约维修费用9万余元。

  维修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维修车辆,拆个七零八落是“必须的”,现在推行不解体检测,运用信息化进行技术攻关,涌现出一大批节约之星。比如“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之一的安伟,就创新提出了一种焊接车身线路时不破坏绝缘层的新方法,单车维修就可节约4000元。

  “做好企业,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科学的体制机制、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制度系统。济南公交之所以能够在节能降耗方面形成好的氛围,关键就体现在公司的制度设计中。”薛兴海说。(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 管 斌)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