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但客观而言,目前“贷款难”“贷款贵”依旧是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之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尚不能满足农户、农村的小微企业和贫困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
风险大、成本高、动力不足,是金融机构不能很好服务“三农”的“痛点”所在。为了寻找有效突破口、让农村沉睡的资产“活”起来,国家也在政策层面不断出实招。比如,去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让农民手中有了资产来解决缺乏抵押物的问题。但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近日有专家指出,因为担心抵押失败以后农村的土地处置难,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还有不少顾虑,意愿还不足,试点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
可见,在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客观存在、农村金融需求日益迫切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支持“三农”不能简单地沿袭传统的思路和做法,需要转变思维,“入乡随俗”,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创新服务方式。
从目前国际国内农村金融成功的案例来看,能实现双赢的金融机构大部分都采取“扶持农业产业链成长”的价值投资手段。由于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金融机构除了资金投入和科学管理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提供技术让服务对象强大起来,才能够实现信贷链条的有效循环。而农业本身的稳定属性又决定了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在用户黏性、坏账率等方面表现较好。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成功实践也在表明,真正有志于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还是应当具备点“老农种庄稼”思维,除了必需的投入外,还要有一份耐心陪伴成长的情怀。(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子虚)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