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强力发声 “四个不变”引领气候谈判进程

2016年11月11日 18: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俞岚 李晓喻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气候谈判特别代表苟海波表示,不管美国的气候政策是否改变,“中国的立场是坚定的,中国的政策不会变”。 俞岚 摄

  中新网马拉喀什11月11日电 (记者 俞岚 李晓喻)原本被认为是气候谈判“小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马拉喀什会议,因为一则“人事变动”引起“轩然大波”。

  美国总统选举结果9日出炉,否认气候变化的特朗普当选。正在此间参加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的美国观察员当即“抱头痛哭”。

  竞选期间,特朗普称,当选百日内将退出《巴黎协定》,并停止美国对一切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项目的资金投入。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发改委气候司巡视员谢极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以积极建设性态度参加所有议题的谈判,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共同利益。 俞岚 摄

  此前,美国承诺到2020年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到2025年进一步减排26%到28%。

  这几天,美国代表团办公室对于各类询问均表示“目前无可奉告”。一周来谈判会场内因《巴黎协定》快速生效而带来的乐观情绪,被美国政策可能变卦的担忧所替代。

  按照《巴黎协定》相关条款,如果要退出协定,至少需要四年时间。眼下最大的忧虑是,美国是否会“事实上退出”,即不履行已经做出的承诺。

  特朗普如果真的“说到做到”,并重新倚重化石能源,对于全球气候治理而言,将是重大打击。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和排放大国,美国在气候治理问题上一旦转向,其风向标意义,更不容小觑。

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现场。 俞岚 摄

  气候谈判“向左”还是“向右”?会场内外,很多人表示“看不清”、“等等看”。

  在此情势下,中国立场受到格外关注。近年来,中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表现抢眼,尤其是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批准、生效整个过程中,做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

  相较于美国的三缄其口,中国代表团近日数次发声,就马拉喀什谈判、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全球气候治理、中美气候合作等表达中国观点,强调“四个不变”。

  一、中国气候政策立场不变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气候谈判特别代表苟海波,在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出炉后第一时间表示,不管美国的气候政策是否改变,“中国的立场是坚定的,中国的政策不会变”。

  二、中国气候谈判原则不变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发改委气候司巡视员谢极表示,马拉喀什大会是一次落实的大会。应遵循公开、透明、包容原则,平衡推进各议题谈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将一如既往,以积极建设性态度参加所有议题的谈判,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共同利益。

  苟海波表示,气候谈判应严格遵循《巴黎协定》,不能另起炉灶重开谈判,不能损害已经达成的共识。

  三、中国减排行动力度不变

  谢极表示,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道路。在《巴黎协定》生效当天,中国公布了新的五年国家减排方案,中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中国部分城市和行业已经承诺率先在202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峰值。“未来,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行动推动二氧化碳减排。”

  四、国际气候合作方向不变

  苟海波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大趋势,《巴黎协定》所反映的气候治理国际机制符合这一趋势,符合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总体利益。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气候治理国际机制,坚定不移推进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方期待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一道,继续推动相关机制和合作。

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举行的活动。 俞岚 摄

  此外,在南南合作方面,中国也将兑现承诺,继续推进。

  此间观察人士表示,在气候谈判前景不明、不少国家还在观望之时,中国频频发声,以“四个不变”明确立场,发挥了“维稳”作用,将引领全球气候谈判进程。

  “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真正落实到了行动,发挥了引领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观察员JacquelineMcGlade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上,不少与会人士也认为,美国总统更迭给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带来了变数,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因行动迟缓,错过了新一轮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头班车”,欧盟自身问题不少,而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以其政治决心和有效措施,有望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陆新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年也有大作为”。中国将积极行动,推动马拉喀什大会在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实现每年1000亿美元出资目标,未来两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路线图”、尤其是发达国家如何加大减排力度等各方的核心关切上,达成具体成果。

  中国国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表示,未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有可能更大程度实现影响力和话语权,这种影响力还可以外溢到其他全球治理领域,提高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和领导力。(完)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