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金入市意味着养老保险基金将在更大范围内运用金融市场工具,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投资运营,而非狭义的进入股市
▲ 如何管好养老金,是摆在所有管理者面前一个重大挑战。在近期权益市场回报面临挑战的情况下,资管机构应该思考未来企业年金等养老金管理的新思路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10月底举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将在今年年内组织首批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合同,也会由社保基金理事会牵头组织评审委员会,优选出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正式启动投资运营工作。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对市场影响有多大?市场各方如何看待?
理论与现实的选择
我国的养老金体系由4种不同性质的资金构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等“三根支柱”,以及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4种养老金的来源、用途等各不相同。
体量最大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是构成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分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两类,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企业年金基金受企业年金理事会或由企业年金理事会委托的机构管理投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方式主要为单一计划,2015年单一计划占比约为八成;“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指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目前看这一支柱规模较小;而全国社保基金主要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运营。
重阳投资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以前只能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等,给保值增值带来一定挑战。允许养老金入市,积极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是理论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其实,养老金入市并非“新闻”。2012年3月国务院就已批准同意由全国社保基金会投资运营广东省城镇职工养老金1000亿元;201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省将1000亿元养老保险结余基金委托社保投资。
此次养老金入市,到底会带来多少增量资金,这是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据人社部相关人员表示,现有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有4万亿元,如果按照规定养老金最高30%的比例可投入市场的话,那么将有高达1.2万亿元的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超万亿元的养老金所产生的能量是不言而喻的。不过,目前养老金入市实际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目前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等。而有业内人士通过测算,认为早期进场资金十分有限,不过千亿元左右,短期对市场的影响或许有限。
另外,养老金入市也不仅仅是指进入股市。根据有关规定,养老保险基金除了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之外,还将可以涉足各类信用债券、股票、基金、股权等风险资产,并以适当方式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因此,“入市”意味着养老保险基金将在更大范围内运用金融市场工具,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投资运营,而非狭义的进入股市。
养老金入市更多的是对市场心理形成一个正向的利好。长江证券分析师陈果认为,“在社保制度完善、资本市场健全的国家,养老金是股市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养老基金通过市场化投资,实现了保值增值,不但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而且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其稳健的投资风格还将对散户的短期投机行为发挥中和平衡作用”。
资管机构面临挑战
在养老金实际投资管理运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由于执行不力发生的损失,产生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也不可不防。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大众的“养命钱”,托市、救市不是养老金的功能和责任,如何规避与我国养老金投资运营密切相关的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是管理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管好养老金,是摆在所有的企业年金理事会和各类企业年金管理者面前一个重大挑战。在近期权益市场回报面临挑战的情况下,资管机构更应该停下来思考未来企业年金等养老金管理的新思路。”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在日前举办的2016养老金年度论坛上如是说。
统计显示,目前社保基金境内委托人管理人有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嘉实基金等18家金融机构。拥有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有海富通基金、嘉实基金、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华泰资管、建信养老金管理等20家机构,这些机构大都表态正在积极“备考”养老金投资管理机遇,力争在可能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选拔中有所斩获。
嘉实基金养老金中心总经理潘永伟认为,“养老金管理是系统工程,包括公司层面、战略客户层面和基金经理层面等,需要资管机构努力完善健全的组织架构、清晰的管理职责、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式的会议管理,有效的追踪性组合、一体化的特殊服务等各方面通力合作”。
富国基金养老金投资部总经理黄兴认为,“成功的企业年金管理离不开三点:一是多年历经牛熊市的经验积累;二是灵活的资产配置策略和严格的风险预算管理;三是公司投研平台支持下专职团队的精心管理”。
海富通基金投资服务部总经理查力楠表示,“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机构部目前在全国范围进行布局,待政策面开闸后,将全力以赴‘备考’”。(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