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秀成是革命老区广西巴马县平洞乡弄林村的一名贫困妇女,没有文化,缺少技能,加之丈夫患病无法劳动,生活十分窘迫,一双儿女几次欲辍学赚钱补贴家用。2015年6月份,一辆家政培训“大篷车”开进了弄林村,卢秀成报名参加了免费培训,随后应聘到县城医院做护工。“现在我每月工资4500元,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我把两个侄媳妇也带出来从事家政服务了。”卢秀成笑着告诉记者。
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开展的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活动的一个剪影。这项活动以5000个贫困村为主战场,有步骤、有重点地实现贫困村妇女“应训尽训”,努力实现家政服务“上岗一人、脱贫一家”。活动开展一年多以来,“大篷车”共进村(社区)972次,培训妇女6.64万名。
据了解,2015年以来,各级妇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新时期妇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妇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探索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新路径新办法。
源头入手加强保障
在我国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妇女占46.5%,贫困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又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为使她们得到精准而有效的扶助,去年以来,全国妇联深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密集调研,深入摸底,决定大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并提出了开展宣传教育、注重立志脱贫,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能力脱贫,用好小额贷款、助推创业脱贫,发展妇女手工、实施巧手脱贫,注重能人引领、带动互助脱贫,搞好“两癌”检查、推动健康脱贫,凝聚社会力量、爱心助力脱贫七项重点任务,一场扶贫攻坚战在各级妇联组织迅速打响。
全国妇联牢牢把握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与妇联扶贫工作的交汇点,以造福贫困妇女,为她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从源头上抓了一系列工作:
——联合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在脱贫攻坚战中大力推进小额贷款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妇女脱贫致富的通知》,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从源头提供政策支持,提高贫困妇女贷款的可获得性。
——举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妇联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全国性示范培训班28期,直接培训3000余人,提高贫困地区妇女发展能力。
——投入项目资金930万元,认定“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186个,带动各地妇联在832个贫困县创建各类基地2000多个,帮助28.8万贫困妇女实现创业增收。
——支持各地发展手工、家政、电商、乡村旅游等具有妇女优势的产业,并通过举办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大赛、开展“巾帼村淘”试点工作等,为巾帼脱贫产业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推动“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救助资金从上年的1亿元增加到3亿元,共向贫困地区投放物资和资金4.4亿多元,惠及贫困妇女儿童214万余人,帮助贫困妇女儿童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动作,一项项细致务实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巾帼脱贫行动”落地生根,让妇联扶贫工作接地气儿、看得见、摸得着。
因地制宜打造品牌
在全国妇联的推动下,各地妇联聚焦贫困妇女需求,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探索并打造出许多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品牌工程。
贵州根据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妇女“人人会手工、家家有绣娘”的特点,实施开展“锦绣计划”,推动“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锦绣计划”不仅把绣娘们的手工作坊变成了工业生产,自给自足变成了商品生产,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手工技艺,促进了民族文化与农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及延伸发展。截至目前,“锦绣计划”带动全省50万名妇女从事特色手工产业,培育发展了近百家优强企业,妇女特色手工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妇女手工业产值达50亿元,辐射带动125万人脱贫。
吉林针对贫困地区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的问题,精准实施“吉林网姐”电子商务扶贫培训项目,加强贫困地区电商人才培训,重点培养农村妇女骨干、返乡创业女大学生等,提高电商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普及率,拓宽贫困妇女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三年共投入资金1200万元,免费举办“吉林网姐”电子商务培训班200多期,培训“网姐”1万余人,孵化网店5584家,带动妇女就业5万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1100 余人,年人均增收2万元。
甘肃以“陇原妹走出去、陇原巧手干起来”为重点,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妇联扶贫模式,2016年共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1.27亿元,扶持1.85万名贫困妇女创业发展,年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共向省内外家政等服务领域培训输转陇原妹2.29万人,帮助3.06万名贫困妇女通过掌握手工编织技术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安徽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徽姑娘”农家乐旅游服务品牌,引导贫困妇女积极投身乡村旅游建设,让她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增收受益,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徽姑娘”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产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