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陕西延安市吴起县的山山岭岭、沟沟峁峁植被茂密,果实累累。
“退耕还林确实好,以前广种薄收,看天吃饭;改成种树后,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今年,村里不少人卖桃仁、杏仁,收入过万的多着呢。”10月10日,在吴起县铁边城镇河西台村移民安置小区,43岁的王富堂告诉记者,以前,山上光秃秃的,一刮风都是黄土;现在,天变蓝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
“我家6口人,退耕还林前家里种了不少坡地,每年很辛苦,但种粮收入却只有5000元左右。退耕还林后,家里人均退出耕地7.8亩,每亩还有160元的种树补助。今年,我只收了离家近的果子,仅卖果仁就有5000元收入。”王富堂说,退耕还林解放了劳动力,他与妻子、儿子都在外打工,每月工资收入能有6800元。
吴起是中央红军和中共中央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也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指挥了著名的“切尾巴战役”,创造了“步兵追骑兵”的作战史上的奇迹。
在发展中,红色吴起也曾面临生态困局。毁林种地、漫山放牧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吴起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广亮是土生土长的吴起人,他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增加收入,农民就多开垦新地、多放牧,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到1997年底,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7.4%,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吴起广泛动员当地群众种树,但多年的生态欠账和粗放的放牧方式造成了“年年造林不见林,岁岁栽树树无影”的怪现象。
1998年,吴起县作出“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逆向开发战略决策,一次性淘汰散牧土种山羊23.8万只,首开全国封山禁牧的先河;次年,又一次性退耕25°以上坡耕地155.5万亩。1999年,“退耕还林”在全国推广,吴起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退耕还林谈何容易,荣获全国植树造林先进个人的闫志雄深知其中甘苦。担任吴起街道办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已20年的老闫说:“退耕还林确实难!以前都在山上放羊,现在要改成圈养,还要把25°以上的坡地全部退出来植树造林,很多农民想不通。那会儿,每天晚上给大家开会讲政策,白天带着皮尺去量地。到1999年底,国家给农民兑现了退耕还林补贴款,还给了种苗费,农民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当地实施异地搬迁的扶贫政策,把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农户,搬迁到“有田、有水、有路”的地方居住,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条件,推进生态自然修复和保护。2011年以来,全县85.5%的贫困山区农户搬进了新居。王富堂就是享受移民搬迁政策的一员。
“1999年以来,吴起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9万亩,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看着满山遍野的绿色,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刘广亮笑着说,目前吴起县的林草覆盖率已提高到72.9%,是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
近年来,吴起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不断调整林分结构,培育后续产业,走上了“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路子。
如今,“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景象已成为历史,经过近20年退耕还林,吴起越来越美了。在吕沟咀流域一处治理点,沟底波光粼粼,鱼儿跃动。沟谷两侧,杨柳、沙棘和柠条郁郁葱葱,陡峭的坡面上种上了油松。铁边城镇副镇长姚智指着一处山坡说:“近处的这些绿色的灌木就是前两年种下的沙棘,现在山上该种树的地方基本都种上了。你看,那边坡顶的枫叶已经开始变红了。”(经济日报采访组成员:王 晋 雷 婷 郭静原 执笔:雷 婷)
相关专题:接力走长征 共筑中国梦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