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落下了精简投资审批的“三板斧”:一是中央再下放一批投资项目核准权到省级;二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项目;三是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三板斧”着力破解“审批多”“监管弱”症结,以更有力地“放下去”和更有效地“管起来”,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历经2013年、2014年两次精简,中央层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已经减少了76%,各地方修订省级核准目录减少审批事项,力度也是相当之大。随着审批范围大幅度缩小和权限大幅下放,市场活力得以释放,创新创造蔚然成风,社会各界的改革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一些企业经营者表示,一些原来需要跑北京、跑省里的项目,现在本地就可以办理;简政放权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审批成本,更让项目快速上马,抢占了市场先机。
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成效斐然,意义深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界定了政府基本职能,于中央而言是宏观调控,于地方而言是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对于投资体制改革,明确提出除事关大局的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有序下放法律授权之外的权力,把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有利于从根子上解决竞争不充分、规则不统一、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损害市场公平的问题,让企业拥有发展壮大的更多活力,让个人拥有创造财富的广阔空间。更长远地看,从转方式调结构到创新驱动发展,所有重大经济战略的铺开,都需要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来扫清道路。
释放活力和维护秩序如同硬币两面,该放的“放下去”了,就要把该管的“管起来”。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不能迷信政府,也不能迷信市场。对政府而言,放权决不是放任,加强监管远比审批的要求高、责任大,腾出来的手必须加强监管,真正从“更多发挥作用”转向“更好发挥作用”上来。减少审批事项后,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监管上,及时发现、有效制止、有力惩处违法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投资活动,应加强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发挥法律法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避免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要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的角色,规范行为、依法行政、严格问责,把各种矛盾的处理纳入法治轨道,维护好市场秩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平 言)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