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来了丨男子为“求关注”造谣“自己救人被撞”,警方:关注到了

2025-03-28 09:27 来源:央视新闻

  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反映同一个内容的多条视频,声称“一男子为救助路边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被汽车撞伤,撞人司机肇事逃逸。”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视频中一名男子痛苦地躺在救护车上,鼻子里插着氧气管,身上的衣服有明显的污渍,脸上似乎也有些许擦伤。

  随后,场景变成了医院的过道,男子躺在简易床上等待救治。其间,还展示了病历本、分诊条和缴费收据。发帖人说画面中的男子在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区附近,为救一个八岁小女孩被车撞了,车辆肇事逃逸。女孩家属给了2000元后就不管了,目前救人者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中。发帖人表示:“不求大家帮助,只求关注……”

  这些视频出现后,立即引起了北京通州警方的关注。

  经过排查,警方判断这些视频疑似为网络谣言。随后,民警对发帖人开展核查,很快在通州区某居民小区内找到了发帖人曹某。

  原来,这名男子曹某是一名房产中介,经常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房产信息,为了增加账号的粉丝量,于是编造了自己为了救人被车撞伤等情节,并配发图片生成的视频上传至网络社交平台。那么这些在救护车上、在医院里的图片是怎么来的呢?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张家湾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副队长 徐维森:经过我们调查,这些画面、图片其实都是真实拍摄的,是之前他因为喝醉酒被送往医院的过程。这堆照片都是他朋友帮他拍的。移花接木形成了一个视频,画面不是子虚乌有的,但是上面的文字说救小女孩儿的事儿,这是子虚乌有的。他这次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为他的这个平台引流,为他的这个租房售房业务提供更多的关注。

  曹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北京通州警方行政拘留5日。

  (总台央视记者 赵学荣 李兵)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法治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真相来了丨男子为“求关注”造谣“自己救人被撞”,警方:关注到了

2025年03月28日 09:27   来源:央视新闻   

  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反映同一个内容的多条视频,声称“一男子为救助路边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被汽车撞伤,撞人司机肇事逃逸。”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视频中一名男子痛苦地躺在救护车上,鼻子里插着氧气管,身上的衣服有明显的污渍,脸上似乎也有些许擦伤。

  随后,场景变成了医院的过道,男子躺在简易床上等待救治。其间,还展示了病历本、分诊条和缴费收据。发帖人说画面中的男子在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区附近,为救一个八岁小女孩被车撞了,车辆肇事逃逸。女孩家属给了2000元后就不管了,目前救人者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中。发帖人表示:“不求大家帮助,只求关注……”

  这些视频出现后,立即引起了北京通州警方的关注。

  经过排查,警方判断这些视频疑似为网络谣言。随后,民警对发帖人开展核查,很快在通州区某居民小区内找到了发帖人曹某。

  原来,这名男子曹某是一名房产中介,经常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房产信息,为了增加账号的粉丝量,于是编造了自己为了救人被车撞伤等情节,并配发图片生成的视频上传至网络社交平台。那么这些在救护车上、在医院里的图片是怎么来的呢?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张家湾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副队长 徐维森:经过我们调查,这些画面、图片其实都是真实拍摄的,是之前他因为喝醉酒被送往医院的过程。这堆照片都是他朋友帮他拍的。移花接木形成了一个视频,画面不是子虚乌有的,但是上面的文字说救小女孩儿的事儿,这是子虚乌有的。他这次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为他的这个平台引流,为他的这个租房售房业务提供更多的关注。

  曹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北京通州警方行政拘留5日。

  (总台央视记者 赵学荣 李兵)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