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公共文化产品 缘何变“网红”

2019年06月16日 07:12   来源:经济日报   

  公共文化产品 缘何变“网红”

  □ 陈娴颖

  越来越多的“文化+科技”企业,在实践新技术、新生态、新传播带来的文创产业变革的同时,意识到文化价值对公司远景的重要性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的缩写)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设施无所不在,网络体系互联互通,这不仅全面提高了制造业、零售业、医疗行业、政府部门和私人生活领域的生产运营效率,更改变了很多机构原有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

  在这样一个“ABC”的时代,基于互联网的科技和文化企业提出“新文创”构思,汇集影视、游戏、文学、动漫、音乐等众多内容业务,启动了一场“面向未来的文化生产新实验”。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在这个实验平台上打破了旧有界限,停留在博物馆里的传统文化披上创意外衣成为当下的流行文化。通过创意设计和社交平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腾讯联合敦煌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数字供养人计划,就是利用壁画修复的互动创意,吸引年轻人参与到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中。可以说,“文化+科技”公司已经开始担负起“融合科技和文化”“连接传统和未来”的使命,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引导社会价值观走向,激发公众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

  有一类“文化+科技”公司,则是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利用现有技术、产品和积累的资源,推进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关系的重构。今年,快手公司和抖音公司先后启动“快手非遗带头人计划”和“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计划借助短视频平台的科技力量和平台优势,助力非遗传播。这些短视频平台主要通过平台引流方式加大非遗短视频的传播力度,通过激发市场热情,拓展非遗技艺学习的需求市场,推动年轻一代尤其是“90后”加入非遗传承队伍。

  非遗传承要有生命力,离不开它生长的土壤。要深入履行社会责任,就要关注乡村和社区,通过提供创业教育、资源对接和同伴社区等服务形式,为乡村非遗传承人提供创业支持。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下,快手将着重打造“快手非遗加速器”,发掘50名乡村非遗传承人,免费为其提供商业和管理教育、产业和品牌资源等。

  还有一类“文化+科技”公司是将现有的产品线延展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基于现成的技术,针对市场开发定制公共文化产品,由政府采购。国内最大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从2018年就开始涉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依托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平台亿万音频内容库,推出城市有声图书馆、喜马拉雅朗读亭、小雅智能移动希望小学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均已成为西安等城市“网红”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在这样一个“ABC”时代,越来越多的“文化+科技”企业,在实践新技术、新生态、新传播带来的文创产业变革的同时,意识到文化价值对公司远景的重要性,开始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着手,利用公司技术优势,发挥公司现有产品特性,推动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可以说,公共文化服务逐渐成为“文化+科技”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