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注重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特别是在破解“三农”金融需求大、城乡差距大,融资难、普惠难“两大两难”问题方面探索创新,开创了有区域特色、可持续可复制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丽水市农业人口占比高达82%。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步伐缓慢。贷款难,普惠难,一度成为丽水农村发展产业的困境。从哪里突破?丽水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农民信用档案着手破题。
2009年以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建立涵盖40多万农户的共享信息库,推动“四信”即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和信用县体系创建。
目前,全市整合共享12个政府部门的数据信息,创建信用县2个、信用乡(镇)39个、信用村962个、信用农户41.4万户。
同时,丽水持续完善农户信用信息平台,与14个部门实现平台共建共享,信息更新率99%以上。之后,又将农村社会治理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并开展食品安全金融联合惩戒试点。
有了信用体系和信用档案,银行不再为“能不能贷,能贷多少”而头疼。各家银行机构走村入户、扎根村居,通过移动终端采集农户信息,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实现了“整村授信、整村批发”。
云和县崇头镇三望栏村是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较早的村,全村123户、459人,A级以上信用农户有112户,全村农户信用信息建档率达100%,信用户占91.05%。云和县农村信用社与该村签订“整体批发、集中授信”协议,从此全村人都能够便捷地获得贷款。
在信用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得以加快完善。近5年来,丽水共组建村镇银行9家、资金互助社1家,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全市9家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并设立“三农”战略委员会,市农行、邮储银行均成立了普惠金融部。
近年来,丽水坚持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问题,有效推动金融普惠进程。在抵质押物范围拓展、风险分担、不良化解、成效评价等方面,丽水创新出农房流转使用权抵押、村级互助担保、林木抵押物司法拍卖等,有效破解农村产权处置难、农民担保难、农户信用评估难。
在松阳县,消费者关心的茶叶安全问题从技术上得到了解决。通过打造“金融IC+溯源”茶产业链“绿色支付”工程,实现茶农(种植)—茶叶加工户(加工)—茶商(销售)的三级茶叶质量溯源、三级交易刷卡支付,为推动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早在2006年,丽水就开展了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将林权作为抵押物,破解农民贷款难题。2007年4月,全市第一笔林权抵押贷款在庆元县隆宫乡发放,之后龙泉市等地又推出林地经营权流转抵押、公益林收益权质押等贷款模式。
在林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丽水根据林地流转经营的贷款需求,探索推出林权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由当地林业部门给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颁发《林地经营权流转证》,银行将此权证作为林地流转关系和权益的有效凭证,林业经营主体可直接抵押贷款。到2018年4月,全市共发放林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221户、余额1.14亿元。
林权、农房可抵押,就连农房流转权也可以抵押,极大地化解了返乡创业者的资金需求难题。随着农村产权改革的深入推进,丽水银行业探索出了以农房流转使用权质押贷款、农村股权质押贷款为代表的融资模式。
青田县高市乡石门渔村村民陈宗平经营石门溪鱼馆农家乐,年经营收入50万元,但因农房产权证未颁发,无法获得农房抵押贷款。青田农商行考虑到他的资金需求和还款能力,以农房20年的使用权为抵押物,贷款30万元给他用于扩大经营。
对于乡村振兴而言,金融服务的便民与利民,是应有之义。
对于金融服务条件便利程度的改善,遂昌县金竹镇王村农民杨金香感受深刻。离她家最近的银行网点在11公里外的镇上,且没有直达客车。村民每次到镇上取钱或汇款,来回需半天,车费就要20元。这样的情况,随着遂昌农商行3年前在村里设立“村村通”助农取款点而彻底改变。
“去服务点走路只需5分钟,太方便了!”杨金香说,现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账户查询、社保代缴、水电费代缴等,省了时间,也节约了费用。
近年来,丽水银行业在银保监会普惠金融政策引领下,注重推动基础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全力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方面,通过创新网格化布局、清单化督导、动态化监管的“村村通”推进方式,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2464个,打造“5公里全天候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在助农取款服务点基础上,丽水建成多功能金融服务点2010家,实现“基础服务不出村,综合服务不出镇”。经第三方抽样调查,全市农户金融服务满意度达97.7%。
近年来,丽水还持续打造“银+X”(银农、银政、银商、银E合作)体系,试点产业链融资模式、紧密型产业链模式、松散型产业链模式,以适应特色产业发展需要。
同时,针对丽水农民异地经营、农村电商创业较多的实际,丽水各银行与38家异地商会合作放贷33亿元,助力农民外出、青年返乡创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钱敏)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