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柴动力大厦外景。 (资料图片)
图为玉柴大船电发动机生产线。(资料图片)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1年,旗下拥有30多家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是中国产品型谱最齐全、完整的内燃机制造基地。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加上国内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机械制造行业整体呈现出下滑趋势。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却有一家企业销量逆势上扬,累计销售发动机超300万台,年度经营规模突破400亿元大关,它就是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我国最大的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多年来,玉柴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各项关键指标继续稳居行业首位,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创新驱动
2013年,玉柴发布YC4F等7款集合众多国际先进技术的高速艇专用柴油动力产品,标志着玉柴在高速船电动力领域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产品型谱。
2014年,YC12VC、YC16VC等大船电发动机相继开发成功,打破了我国高端船电发动机市场长期被国外产品占据的格局,形成企业新的增长点。
2015年,由玉柴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对置式柴油发动机研发成功……
统计显示,5年来,玉柴借环保升级的东风,共推出超过60款全新的发动机产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为此,玉柴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研投入连年增长,5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40亿元,同比增长112%。
通过自主创新,玉柴一举拿下“柴油机低噪声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节能环保型柴油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3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国内柴油机研发能力最强的企业,玉柴紧跟国家排放升级的步伐,把国六开发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头号工程,集中优势资源开发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仅国六开发一项,玉柴预计投入50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20亿元,配套软硬件也均会相应升级。
玉柴人的心血没有白费。今年1月10日,玉柴在工程研究院试验中心举行国六发动机点火仪式。此次成功点火标志着玉柴提前跨入国六新时代,玉柴又一次以多项尖端技术引领行业潮流。
体系再造
玉柴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话语权。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从2014年开始,玉柴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全面启动以转型升级为核心、市场和产品转型为主线、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为基础、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的“二次创业”,全力向世界高端迈进。
“必须清晰地看到,包括玉柴在内的中国机械制造企业仍与世界一流制造企业有一定差距,只有通过体系再造才能突破和超越。”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说。
5年来,玉柴坚持精益运营理念,全力推进体系再造和系统变革,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要用3年时间打基础,不断培养和引进人才。”晏平表示,玉柴的创新策划是在具备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条件的基础上展开的。秉承这一思路,玉柴先后引进了10余名国外顶尖专家,借助“外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管理体系。
国内外企业文化不同,理念冲突是正常现象。比如引进日本专家的第一年,玉柴领导层就与日本专家发生了激烈的思维碰撞。“这并不是件坏事。玉柴毕竟有着60多年管理经验的沉淀,产生惯性思维很正常。惯性思维越强大,遭遇碰撞后改革阻力就越大,但这同时意味着,改革成功后带来的变化会更大。”玉柴有关负责人说,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零部件免检体系。在国外专家的帮助下,玉柴建起了一整套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体系,核心团队的管理水平、国际化视野得以不断提升。
“过去5年间,玉柴几乎所有创新均建立在前期充分系统的策划、规划、体系再造的基础上。要实现企业效率、效益双提升,流程一定要简化;要实现真正有效率的创新,就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担当发展重任。”这位负责人表示。
通过一系列变革创新,玉柴取得了发动机总销量连续5年稳居行业榜首的好成绩。2016年,玉柴经营质量、盈利能力持续回升,经营利润率创历史最好水平。
走向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柴借“一带一路”东风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推进国际化战略,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5年来,玉柴相继在全球设立海外办事处15个、海外服务网点450个、海外服务代理商124家,产品销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亚、欧、美、非和大洋洲,海外市场保有量突破36万台。
玉柴积极搭建国际研发平台,为突破国际先进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提升玉柴产品竞争力,玉柴还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继续提升在越南、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的竞争优势,并致力于在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拉丁美洲市场实现新突破,扩大发动机和整车厂合作配套的出口份额。
随着玉柴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海外市场销量也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玉柴海外市场车用发动机进入量同比增长4.6%。其中,客车出口优势进一步巩固,同比增长105%;船电动力海外市场单机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甚至有业界专家感慨地说,“市场越窘迫,越能感受到玉柴的从容”。
“下一步,玉柴将继续深入推进管控再造和系统变革,全力抢占国六制高点,推进产品全面向高端化发展,向国际化先进企业行列迈进。”晏平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童政 周骁骏 通讯员 梁萍萍)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