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鹤集团实施“粮豆轮作”、“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即一年种植大豆、另一年种植青贮玉米,全程实现机械化,让农业生产更高效。针对籽用玉米种植难以实行全程机械化的难题,中鹤集团因地制宜的进行了种植结构的调整。改变了传统的小麦、玉米季节轮作方式,改籽用玉米种植为青贮玉米种植,实现了小麦、青贮玉米种植的全程机械化。种植结构的转变,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提供了条件。中鹤集团用青贮玉米和小麦秸秆发展规模化肉羊、肉牛养殖,大幅提升了牛羊肉的生产能力、水平和产品质量。牛羊养殖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于粮食、果蔬和花卉种植,减少农业种植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循环生产。 :
  河南省浚县王庄镇地处平原,与传统田间不同,河南中鹤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6万亩农田上没有一道道田埂与地畦,而是连绵成片的绿色。“只有这种大面积连片的土地才能实施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的作业。”董事长王学军深有感触地表示。
  在国家行政学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课题组专家看来,在现代化农田背后,是中鹤对全域的自然村在土地流转、置换和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的探索,在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同时,积极向农业开发、集约化种养、粮食收储、粮油贸易、农产品连锁超市、环保能源等相关产业拓展,不但实现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同时也有效保证了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通过“种加养”模式,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土地流转、整理、置换,转出一片新天地
  上世纪80年代,王庄镇农民王学军与广大农村青少年一样,高中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并从事一些农产品交易活动,挖了第一桶金。他盘算着家乡丰富的小麦和玉米资源可做深加工文章,便回到王庄镇办起了中鹤玉米粉加工厂。
  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各种问题接踵而来,玉米、小麦的加工,必须有充足的清洁粮源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如何保证粮源的清洁与高品质?据当地农民回忆,“那时,农村用地都板结了。有的人家上牛粪,有的上复合肥,各不相同。根本没有测土的概念,更没有科学种地的概念。另一方面,许多生产面粉的企业存在脏乱差现象”。光靠传统的收购办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厂日常生产的需要了,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和生产优质产品成了事业发展当中的一道坎。只有寻求一种更高效、便捷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从源头把控粮食质量。
  王学军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把点块分散隔裂马赛克式的耕地连成片;把农民集中起来,住进现代化小区,让农民进厂做工人。于是,他向政府提出要向农民承租土地,当时领导觉得王学军疯了,“农民世世代代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哪里能够轻而易举地出租哦。农民的工作最难做啊,眼前要有甜头,未来要有奔头,谁敢给他们做保证呢?你还是收手吧!”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农民也开始有了流转耕地的想法。一方面,大批农村青壮年离开土地进城务工,有相当多的土地需要别人耕种,增加了土地流转需求。另一方面,农村种粮人口呈现老龄化、妇女化、孩童化趋势,粮食生产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土地耕种需要专业化适龄农业工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王学军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2010年5月,王庄镇开始了土地成片连方的探索。农民通过村集体成立了“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来维护农民整体利益,王庄镇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合作社、服务中心和中鹤集团达成协议:每年的5月31日前,保证中鹤集团将租赁费交给农民,同时也规定了在承包期内,农民个人不能干涉企业的正常经营。而后又把自然村的宅基地进行了置换,将农民整村地搬进新建的特色小镇——中鹤新城。王庄镇小齐村村民王勤说,他家的9亩承包地全部流转,按常年生产情况,去掉成本,1亩地多收入了大概是800元。由此,通过土地流转,农民比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能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入。
  中鹤对流转、置换过来的土地进行再整理,整理重点是“四旁”(村旁、树旁、路旁、沟旁)和“四荒”(荒山、荒坡、荒丘和荒滩),提高了粮食产量。难得的是,王庄镇政府和中鹤集团把过去分散在田间地头的大大小小的坟头也迁移到新建的公墓里,让大规模的现代化耕作成为可能。中鹤新城第一批10个村搬迁,原村庄占地约3976亩,四荒四边、坑塘等未利用土地约5126亩,共计约9102亩,减去中鹤新城占地约3750亩,工业园区新增用地约1500亩,可新增耕地约3852亩。
  拉长、加粗农业产业链 实现农村稳妥致富
  5月下旬的一天,几台大型现代农业机械正在田间不停穿梭作业,一片繁忙景象。
  中鹤集团依靠农业、围绕农业、立足农业,以粮食收储与粮油贸易、小麦与玉米精深加工为基础,通过不断完善和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逐步形成集农业开发、集约化种植、土地流转、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零售等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形成了种植、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循环发展的大农业协作运作形式。
  中鹤集团实施“粮豆轮作”、“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即一年种植大豆、另一年种植青贮玉米,全程实现机械化,让农业生产更高效。针对籽用玉米种植难以实行全程机械化的难题,中鹤集团因地制宜的进行了种植结构的调整。改变了传统的小麦、玉米季节轮作方式,改籽用玉米种植为青贮玉米种植,实现了小麦、青贮玉米种植的全程机械化。种植结构的转变,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提供了条件。中鹤集团用青贮玉米和小麦秸秆发展规模化肉羊、肉牛养殖,大幅提升了牛羊肉的生产能力、水平和产品质量。牛羊养殖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于粮食、果蔬和花卉种植,减少农业种植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循环生产。
  在中鹤集团,1亩地年产青贮玉米4吨,1只羊1年消耗青贮玉米1吨,1亩地可为4只羊提供充足的饲料,1亩地1年有机肥需求量是1.5吨,而4只羊年产有机肥3吨,因此4只羊年产有机肥可为2亩地提供有机肥料;同时,1头牛每年消耗1亩地产的4吨青贮玉米,而1头牛年产有机肥5.5吨,可为3.67亩地提供有机肥料。中鹤集团流转的6万亩土地,年产青贮玉米24万吨,可喂养24万只羊,所产有机肥18万吨,可为12万亩地提供有机肥料;或者6万亩地所产的24万吨青贮玉米,可喂养6万头牛,而6万头牛年产有机肥33万吨,可为22万亩地提供有机肥料。截至目前,中鹤集团羊存栏量9万只,青贮玉米需求量为9万吨/年,种牛存栏量5000头,青贮玉米需求量为2万吨/年,以上合计11万吨/年,两年需求量22万吨,中鹤一年种植大豆、一年种植青贮玉米,中鹤6万亩青贮玉米种植基地产量24万吨可满足目前中鹤肉羊及肉牛数量饲料需求;而9万只羊年产有机肥6.75万吨/年,服务土地4.5万亩,5000头牛年产有机肥2.75万吨/年,共产有机肥9.5吨/年,可服务粮食种植基地6万亩。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成功转化了部分农民就业,也带动了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牛)羊、(牛)羊拉粪、粪还田”的绿色、低碳农业,并大力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型现代农业建设。
  土地流转后,农业的生产方式由种植业转向养殖业和加工业,农民的生活方式由在农村散居转为在城镇聚居。中鹤集团走上“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产业融合之路:从初级的农业种养业内部结构优化,催生和拓展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新环节,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由“内部优化”向“内外联动”转变;充分利用农村青山绿水、农业田园风光,发展生物质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在强化农业传统“吃饭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农业就业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等多重功能,促进“传统自耕农农业”向“现代职业化农业”转变。在第一产业的发展上,中鹤集团建设了优质粮食生产区、优势特色林果种植区、标准化畜禽养殖区、生态观光区;在第二产业上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在第三产业上着力于安置农村居民,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商业、教育、医疗、休闲旅游等,实现农业有效益、农民有事干、农村有生机的“三有”画面。
   用规模化农业对接现代化食品工业
  2015年4月9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专家对河南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食品安全产业链保障体系”进行了考察和鉴评。
  在河南鹤壁浚县王庄镇的中鹤集团整齐划一的万亩示范农田上,一架臂长400多米的大型多节自走式智能喷灌设备正在工作。据介绍,运用这种喷灌设备为1000亩麦田洒水,只需要三个农民、几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并且用手机终端就可操作,而这在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中可能需要几百户农户灌溉几天的时间。
  规模农业不仅降低成本、提高耕地效率,更解决了长期困扰食品工业的极度分散的农业出产的农产品难以满足标准化、规模化的工业需求的问题。中鹤集团董事长王学军介绍,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收获,解决了过去的粮食原料品种不一、品质不一的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郭顺堂、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谭斌均表示,现代食品工业基本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而作为为食品加工业提供原料的农牧业还普遍存在分散、集中度低、机械化作业少、管理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限制了食品安全与质量在源头上的保障。现代化的食品工业需要现代化的农业来配套,中鹤的规模化农业为如何适应高度集约的食品加工业的需要提供了示范。
  国家行政学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课题组在中鹤集团调研后表示,“中鹤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域的一个有益的探索,标志着我国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以土地流转为依托,打造清洁粮源基地,探索“种加养”模式,走绿色、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保障了“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等多位专家提出,在源头控制、关口前移、全产业链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中鹤模式是一个可复制、值得推广的模式,在模式的主旨和发展战略上应进行更科学地归纳和梳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韩肖)  [12-26 20:32]

在我国,有这样一支粮食队伍,以4万多人的规模,直接管理和监管的粮食数量是过去国有粮食系统300多万人管理粮食的2倍多;在他们的精细管理下,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器”。 :
  在我国,有这样一支粮食队伍,以4万多人的规模,直接管理和监管的粮食数量是过去国有粮食系统300多万人管理粮食的2倍多;在他们的精细管理下,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器”。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这家一向行事“低调”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央企业,成立17年来,以“两个确保”为使命,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守护国家粮食安全,担重器而奋进,负重担而前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粮食宏观调控新任务,他们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强柱石。
  使命光荣,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
  今年,山东小麦收割时间提前,中储粮枣庄直属库加班加点做好小麦托市收购,服务售粮农民。趁着新麦上市,一年一度的中央储备小麦轮换任务也已经基本完成。粮食虽然都已入库,库主任高建平却丝毫不敢懈怠,忙着组织仓库保管员对入库粮食进行整理,降温降湿,以便更好地进行储存。
  中储粮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每年对20%至30%左右的储备粮进行轮换。轮换购销价格完全随行就市,参与充分市场竞争,通过企业化运作、市场化方式保证常储常新。作为服务国家粮食调控的主力军,中储粮在中央储备粮轮换过程中,还要协同发挥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决定作用和特殊情况下储备调控“看得见的手”的重要作用,顺应中央关于完善粮价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要求。
  “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我国粮食储备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建立了常平仓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甲字粮”“506粮”等战略储备粮油,1990年建立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2000年成立中储粮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
  回溯历史,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建立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之前,由于政企不分、责任不清,中央储备粮出现数量不实、质量不保、巨额亏损挂账等问题。已退休的中储粮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刘新江认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彻底扭转了旧体制数量不实、质量不保、调不动、用不上的被动局面,完成了中央储备粮的事权与管理权相统一的重大体制变革。目前,中储粮360多个直属库遍布全国各地,跨区调度灵活;中央储备粮宜存率从成立初期不到60%迅速提高并稳定在95%以上,彻底消灭了陈化粮,建立了常态化的推陈储新轮换机制,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完成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实现了常储常新。
  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实现了“两分开、一结合”,即中央与地方事权分开、政企分开,履行政策性职能与利用市场手段有机结合。垂直管理体系具备独特的集团运作优势,能够调集全系统的资源,统一组织、上下联动、“一盘棋”运作,服务粮食宏观调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国家取消了东北地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中储粮调整收购方案,按照“始终在市、均衡收购”原则,引领带动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截至2017年4月末玉米收购期结束,中储粮共安排收储库点743个,累计收购玉米2141万吨,在各类市场主体中收购量最大,有力支持和配合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勇挑重担,在政策性收储中履职尽责
  2005年,又一项新的重要使命选择了中储粮。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下滑。为了扭转粮食减产趋势,2005年开始国家在小麦和稻谷主产区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持续至今,2008年至2015年又在东北玉米主产区和全国十几个油菜籽产区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受国务院委托,中储粮连年承担了繁重的政策性收储任务,特别是近5年来,在粮食库存高企、仓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中储粮年均收购量是托市政策启动前7年的2.5倍,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政策性收储任务。
  在小麦主产区江苏徐州,每年夏粮售粮高峰期正是酷暑高温季节。中储粮徐州直属库主任靖峰说,今年6月初开秤收购以来,他们一直起早贪黑连续开展收购作业,全库职工三班倒、机器设备不停歇,努力缩短售粮农民等候时间。中储粮总公司副总经理许高峰认为,徐州只是一个缩影,全系统从上到下勇于担当,奋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调控任务,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保证了种粮农民收益。
  政策性粮食与中央储备粮同属于中央事权粮食,但是管理模式完全不同。政策性粮食实行委托收储体制,中储粮总公司作为政策执行主体,委托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或者租赁社会仓容收储。政策性粮食监管实行三方“四个共同”机制,即粮食行政部门、农发行、中储粮三方共同确定委托收储库点,共同组织政策性粮食收购入库,共同对粮食数量、质量、库存管理及销售出库等负责,共同落实好国家收储政策。
  中储粮山东分公司综合处处长张博说,近几年,分公司主动加强与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农发行分支机构的沟通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四个共同”机制落实。如在定点环节,由三方共同提出委托收储库点名单,并逐级上报,落实三方各自的审核责任,共同组织进行空仓验收和资质审核,留取影像资料;在验收环节,由三方共同指定符合资质条件的质检机构进行质量验收,谁验收、谁扦样、谁负责。
  与时俱进,打造稳定粮市的“定海神针”
  中储粮自成立以来,历经全球金融风暴和粮价振荡的考验,在一次次与市场的博弈中,审时度势采取“高抛低吸”“削峰填谷”方式调剂余缺,成为稳定粮食市场的“定海神针”。
  8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7.0级地震灾难降临四川九寨沟县。第二天,中储粮总公司根据了解到的灾情和灾区需要,立即安排向九寨沟地震灾区捐赠50吨大米、10吨食用油。中储粮成都分公司和油脂公司迅速落实总公司指令,分别安排金堂直属库和油脂新津基地立即组织货源和车辆,加班加点装车,成为第一批运抵灾区的救灾粮油。
  中储粮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在这次应急救灾中再次经受实战检验。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有充足的粮源,关键时刻还要能调得动、用得上。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差异明显,保证军需民食、应急救灾和市场稳定的难度持续加大。近年来,中储粮在应对汶川、舟曲、雅安、鲁甸等地震灾害和部分地区旱灾中,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优势,迅速安排储备粮投放和应急加工,保证了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
  我国粮食储备是以中央储备粮为主、地方储备为补充的中央、省、市县三级储备体制,中央储备粮是用来调节全国粮食供求和产销区平衡,地方储备主要服务区域粮食市场稳定。中储粮承担着“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调控职能,在粮食丰收、市场粮价较低时,适当提高粮价收购,防止出现“谷贱伤农”;当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价销售粮食,防止“谷贵伤民”。
  随着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化收购比重逐渐加大,多元主体共同收购的格局正在形成,粮食调控的形势更为复杂。中储粮总公司副总经理陈红旗说,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储备集团,维护粮食安全、市场稳定、服务调控的根本职责没有改变,反而在后托市时期,储备调节功能更加强化。中储粮将充分发挥垂直管理体系优势,调动全系统的资源,全力服务国家粮食调控。
  率先而为,做现代粮仓的管理标杆
  走进中储粮枣庄直属库,库容库貌整洁,色彩、标识一致,工作人员统一穿淡灰色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冒着高温酷暑一丝不苟在工作。仓管保管员以军人般标准的站姿笔直地站着,一口气介绍了她所负责的仓库的基本情况,这也是每名保管员必备的基本功,被称为“一口清”。中央储备粮直属库的每个仓房、每笔业务,时刻被远在北京的中储粮总公司的管理者尽收眼底。
  中储粮枣庄直属库是较早实现粮库智能化建设的粮库之一。通过建设“粮库业务管理系统”“出入库物流管理系统”“智能仓储及多功能粮情检测系统”,运用物联网、“一卡通”、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中储粮总公司可以对枣庄直属库所存粮食的数量、质量、出入库作业、资金运行实现全过程在线监控。
  中储粮智能化管理已经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2014年以来,中储粮全面推进智能化粮库建设,2016年底实现344家直属库和292家分库的智能化改造。2017年将全面完成200余家分库的智能化建设。在智能化粮库建设过程中,中储粮通过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的综合运用,全面提升粮库的基础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信息化、仓储智能化、办公自动化、决策科学化。
  中储粮的每一个智能化粮库,都是储粮高新技术的重要载体。中储粮宿州直属库主任丁建敏说,南方天气炎热,为控制粮温,在稻谷上面铺了一层大约20厘米至30厘米的稻壳隔热保温,仓内吊顶用保温隔热特殊材料制成,还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空调控温技术等先进的绿色储粮新技术,粮食宜存率达到100%。他每天在办公室里,随时电脑查看每个粮库的粮情粮温,大大提高了粮库的监管效率。
  近年来,中储粮适应社会对优质、绿色粮源需求发展趋势,在建设智能化粮库过程中,中储粮全面推广氮气气调储粮技术、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等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新型储粮新技术。截至2016年底,中储粮系统空调控温储粮规模达到2000万吨以上,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改造1500多万吨,内环流控温储粮1700多万吨,智能通风约1800万吨。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12-26 20:40]

红豆男装高级衬衫版师是服装设计稿到成衣生产的桥梁。他们将设计师所创造的美,加以定型化和具体化。红豆的郭军伟,就是千千万万的“他们”中平凡的一个。多年的努力探索后,他和很多人创造了红豆的不平凡。 :
  从1957年手工小作坊的艰难起步,到1980年乡镇企业的艰难转型;从1992年江苏省首家乡镇企业集团——红豆针纺集团的成立,到2007年走出去建设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到今天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颗耀眼的明星,红豆集团60年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鲜活样本。60年匠心,60年传情,怀着一份对实业笃定的初心,红豆三代人用不变信念和一点一滴行动去演绎、去诠释。
  对此,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深有感触地说,三代人60年坚守实业,矢志不渝打造品牌,时刻具有创新不止的危机意识,使得红豆集团一直走在行业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的前列,不仅成为时代的楷模,更让发展惠及每个民众。
  匠心之手变魔法 演绎红豆时尚成衣
  走进无锡市区的一家红豆男装旗舰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魔法”穿衣镜。站在镜子前,点击屏幕上的按钮,就会跳出来一件衬衫并“穿”在你的身上。举手投足间衣随人动,虚拟出了“穿”的效果。来自红豆 “智能试衣间”的试穿体验,正是红豆集团“智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消费个性化、多元化的新趋势使得服装行业在科技、产品、设计、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转型升级任务显得紧迫而艰巨。
  鉴于此,走过了第一代红豆人的小作坊式的发展历程,以创始人周耀庭为代表第二代红豆人,时刻不忘与时俱进,让一件件针织红豆衫几经演绎兑变为时尚的代名词;以周海江为代表的第三红豆人代身处传统服装产业,更实在时代的洪流中较早意识到必须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整合传统产业,让生产、管理和渠道要素都随产业变革而迅速演变,才能让传统产业迈上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一滴海折射整个海洋。一个人,择一事 终一生,可演绎出大时代背景下一个人、一件产品、一家企业的发展史。
  红豆男装高级衬衫版师是服装设计稿到成衣生产的桥梁。他们将设计师所创造的美,加以定型化和具体化。红豆的郭军伟,就是千千万万的“他们”中平凡的一个。多年的努力探索后,他和很多人创造了红豆的不平凡。
  今年45岁的郭军伟出身于江苏无锡,高中毕业后就和衬衫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一家小服装厂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深感落后工艺局限的他似乎看到了发展的天花板,于是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红豆人。
  那一年,是2006年。 鸟归森林,鱼入大海。郭军伟的技术进阶之路由此开始。
  郭军伟始终相信:一个合格的版型师需要经过长期的历练,才能熟练掌握打版技术。为了获得过硬的技术水平,他接受了苦涩、漫长的磨练过程。在公司集中组织的培训课程上,郭军伟始终是最专注的一个。课后,他还自己购买打版材料反复在家中练习。在一遍遍的尝试和修改中,年轻的郭军伟一步一个脚印,专业技术也日臻成熟。
  每次工厂进口衬衣回来,郭军伟总是第一时间把样衣拿来研究。化整为零,把每一件成衣都拆分成原始裁片,他像研究艺术品一样细细琢磨不同风格的版型优势,反复与自己的样版做对比。郭军伟不断学习、分析、汲取优秀作品的技术细节,在公司打造的平台上显示出惊人的钻研精神。
  红豆西服车间是亚洲最大的西服生产车间,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设备,工厂车间的单层面积14000平方米,每天都有数千套西服从车间走向市场。2016年,红豆西服车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是江苏两家获此殊荣的集体之一,也是无锡获此荣誉的唯一一家集体,是各外协单位争相学习的样板工厂。
  工作室里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电脑制版已逐渐取代手工打版。对于郭军伟来说,他意识到,必须经历一场信息化转型,否则很快会落后于时代。他主动提出要外出培训,学习最新制版软件的运用,要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位置。手工制版的精细化结合电脑制版的效率化,郭军伟在追求技术进步的道路上从未止步。
  “男士衬衫的尺寸其实并没有统一标准,有人肩宽,有人平肩,有人溜肩,脖子、腰身都有粗细,上身效果各不相同,就难以尽善尽美”,郭军伟这样说。
  制版因人而异,方能实现量体裁衣,在固定版式上融入自己对穿着者身材体型、着装喜好的了解,郭军伟最终达到了一个优秀版师的境界。已成为衬衫厂技术科科长的他,还是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充电,结合自身需求选修针对最新流行款式、面料、色彩的培训课程,以求更深刻地解读服装设计稿,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进益求精、不断突破。
  智慧匠心融入390多道工序的肌理 成就中国品牌
  在不断突破的进程中,红豆为所有的年轻人铺平了道路。红豆集团在服装发展方面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战略即:重点发展红豆男装连锁专卖业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实施智慧化建设,建立集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于一体的智慧平台,带动公司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动公司向“智慧创造运营”经营模式转型。
  在设计团队方面,2016年4月,红豆与北京服装学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无锡红豆杉庄举行。“国内知名服装企业”携手“国内知名服装院校”是强强联合,也是一次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突破。
  在生产条线上,今年4月红豆股份西服车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这是江苏两家获此殊荣的集体之一,也是无锡获此荣誉的唯一一家集体。红豆西服车间素有“亚洲最大的服装车间”美誉,拥有瑞典ETON吊挂生产管理系统、法国CAM自动裁剪系统等国际一流的装备工艺。390多道工序的精工细作,让一件高质量西服完美成型,走向世界各地市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每次从国外进口衬衣,西服车间的员工必定会在第一时间把样衣拿来,前片、后片、衣领、袖子……一部分一部分拆开,进行琢磨和研究,并把这种工匠精神融入到每一件服装的制造中。带着这样的精神去制作每一件衣服,产品不可能不出彩。
  在研发团队上,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胡广杰小组课题《降低甲班二鼓成型胎体接头开不良率》在第三十五次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上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为国家优秀QC小组,被授予“2016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迄今为止,通用股份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QC成果发布会,七年来共注册课题480个,节约成本三千多万。通用股份QC小组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驱动,以追求卓越为目标,通过持续的QC小组活动推动品质改善,降低消耗,优化服务,同时形成了上下结合的一套完整标准的创新改善执行体系,充分发挥了群智群策,夯实了质量管理基石,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记者了解,红豆集团在去年提出新的战略目标发展以来,紧紧把握智慧连接、绿色发展的机遇,转变传统发展思维方式,按照新经济生态的理念加强产业融合,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学习和引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帮助企业直接接入互联网,打通上下游,为企业发展开出“绿色处方”,让智慧与绿色在红豆并行。
  60载红豆的成长岁月和着国家发展的节拍奏响了时代的强音,红豆人用他们笃定的实业服装业、红豆杉树、轮胎业等实业与时代凝聚成大的和音,在和音的深处,那一红豆的颜色格外引人注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  [12-26 20:40]

产业发展是产业新城最核心的业务板块。华夏幸福产业新城运营商的定位决定了其在产业发展上必然不遗余力,全球3600多人的产业招商团队就是一个佐证。“我们的招商团队绝对是全球最大的,但并不是说人多就可以把活干好。”赵威说,为了“让专业的人专注专业的事”,招商团队内部实行产业服务公司制,并根据当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10大行业发展需要成立了160多家产业服务公司。 :
  华夏幸福卫星导航产业园。 (资料图片)
  华夏幸福固安产业新城内某企业的生产基地。
  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华夏幸福执行总裁赵威(左)正在同德国专家交流。
  华夏幸福蝉联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综合实力榜首
  曾有人把招商引资形象地比喻为“下河捕鱼”,甭管什么鱼,捕到了就是好样的。但时代变了,以华夏幸福为代表的产业新城运营商也转变了招商思路。华夏幸福认为,从众多项目中挑出最好的、最关键的才是目标。要最大限度避免招商的盲目性,首先要从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趋势两个层面作出判断,之后才是微观上的精准招商以及产业生态和产业载体建设
  最近,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好事不断。一是华夏幸福探索形成的PPP模式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表扬,旗下多个产业新城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PPP示范项目。二是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2017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综合实力TOP10”榜单,华夏幸福凭借其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蝉联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综合实力榜首。
  从最初深耕固安产业新城,到大厂、嘉善、江门等一批产业新城的陆续收获,再到顺利“出海”布局“一带一路”,华夏幸福目前签约运营的产业新城数量已超70个。
  “华夏幸福是真心实意要干好产业新城的。但产业新城和普通的地产项目有巨大差别,这就需要摸准‘门道’。”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赵威开诚布公地讲述了自己从业17年来的体会。
  招商团队“三七开”
  产业发展是产业新城最核心的业务板块。华夏幸福产业新城运营商的定位决定了其在产业发展上必然不遗余力,全球3600多人的产业招商团队就是一个佐证。
  “我们的招商团队绝对是全球最大的,但并不是说人多就可以把活干好。”赵威说,为了“让专业的人专注专业的事”,招商团队内部实行产业服务公司制,并根据当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10大行业发展需要成立了160多家产业服务公司。
  赵威表示,具体到招商引资和产业定位时,他们会把10大行业“下沉”到二级、三级目录,以实现精准服务。“比如,光电子信息一个行业就包含很多子行业,在招商时我们会先‘下沉’到半导体、芯片一级,具体到芯片又再次‘下沉’到显示和智能终端一级,就这样一层一层把产业链‘剥开’,再连接起上游材料零部件、中游面板模组、下游应用等。”
  那么,招商团队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赵威说,最重要的就是有所侧重,强调能力的“三七开”。具体来说,30%的员工要求具备区域统筹招商能力,另外70%的员工则来自于专业的招商领域,主要负责对标行业专家。“他们的业内资源非常丰富,对行业判断更加准确,对行业发展的判断也更具前瞻性。”
  资料显示,目前华夏幸福的定位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企业提供投资建厂的全程服务,二是为地方政府提供产业发展的全套解决方案。
  “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我们不谈招商引资服务而要提全套产业发展解决方案?这涉及到发展理念的问题。”赵威表示,从最初的区域定位到产业要素的打造,再到招商引资及企业入驻的后续服务,华夏幸福会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这样做可以加速培育区域产业生产环境。
  “如果产业环境没有形成,单纯的招商引资会越来越难,好项目恐怕不太愿意来。在这方面,固安产业新城、大厂产业新城等就是成功例证。”赵威强调说。
  宏中微“三位一体”
  华夏幸福一直相信,凭借产业生态系统的营造,继而打通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路径,将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营造生态系统的第一步就是产业研究。”赵威举例说,“10年前,各地都在抢着上单晶硅、多晶硅项目。但根据行业规律,项目从签约到达产一般要2至3年时间。结果是不少地方花了大代价,等来了一堆落后产能。所以,要最大限度避免招商的盲目性,必须从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趋势两个层面判断”。
  与宏观层面不同,中观层面的主要目标是明确产业发展的具体环节。比如,目前很多区域都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对此,华夏幸福的判断是,不要一上来就投整车项目。“我们希望从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做起。这些核心环节做好了,产业集群很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赵威说。
  做好宏观和中观的判断后,下一步自然就是在微观上的精准招商。赵威坦言自己就曾闹过笑话。多年前,他接触了一个“航空装备”项目,被告知在飞机上使用量很大,结果一看,这不就是给空姐做衣服的服装厂吗?还有些地方把产业定位在新一代智能制造上,却招回了生产轮胎、铆钉的企业,不仅占用了很多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没有实质性推动。
  “反观大厂影视产业新城,它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主要就是看准了北京影视业稀缺的‘棚’资源。真正占地少、附加值又高的部分是前期的孵化、制作、培训和后期的发行、特效等环节,大家普遍认为的核心竞争力——外景拍摄的经济效益反而一般。毕竟,大厂作为河北最小的县一共只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本承载不了外景地的业务。”赵威说。
  “过去,我们经常把招商引资比喻为‘下河捕鱼’,甭管什么鱼都行。但现在不一样了,你得捕到二两重的‘红尾巴鱼’才行。从一大堆项目中挑出几个最关键的才是华夏幸福要做的。”赵威笑着说道。
  产业生态靠服务
  打造产业新城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生态体系。在多年实践中,华夏幸福逐步探索出一条从选址服务、行业圈层构建、产业载体建设到一揽子政策支撑的全流程服务模式。
  “以前给企业选址就是给一张‘红线图’,注明这块地方的大小、坐标等。但华夏幸福强调的是选址服务,重心得落在‘服务’二字上。”赵威说,当年为德国某高端轮胎企业亚洲生产基地选址时,华夏幸福除了提供地块基本情况外,还把当地医院、国际学校分布甚至最受德国人欢迎的超市酒吧在哪里等都写进了选址方案,附近地区每年毕业生情况、平均工资水平等关键信息也都写得明明白白。尽管这家德国企业最终还是选择在橡胶原产地马来西亚建厂,但这份选址方案却让德方竖起了大拇指:“如果选址在中国,华夏幸福的方案是首选。”
  近年来,华夏幸福分别与太库科技、苏州火炬、伙伴地产等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并与全球知名选址机构康威国际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看重太库科技是因为其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苏州火炬是江浙一带知名的科技园区和小微企业服务机构,伙伴地产是华南地区专门从事工业厂房租售的企业,康威国际则能带来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及行业大数据。它们共同丰富着华夏幸福的行业圈层。”赵威说。
  产业载体建设是华夏幸福最看重的核心能力之一。赵威将产业载体分为行业标准产品、专业定制产品和工业管理服务3个层面。“比如对企业吸引力很大的专项服务,招商局管委会一般做不到,毕竟它不可能为一个项目专门去组建400人至500人的团队。但华夏幸福却可以。通过对资源、渠道和圈层的调动,我们能帮助企业解决很多具体问题,这些恰恰是企业最需要的。”
  赵威坦言,他个人感觉,实体经济并没有“像传说中那么不好做”。“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到了创新驱动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比如,在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领域,国内企业确实没有太大机会了。但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来了,所有企业、所有国家都有机会。所以,做好产业新城、助推产业发展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我们这一代企业、企业家的责任与使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12-26 20:40]

作为在中医药领域率先提出并实践康美“智慧药房”的龙头企业,康美药业首家智慧药房2015年6月便已落地广州,随后又在深圳、北京、成都、昆明等城市陆续建立。如今,康美智慧药房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受到业界强烈关注。
  12月26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智慧中药房》(编号:SZDB/Z 283-2017),并规定文件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此举标志着中医药龙头企业康美药业首创并运营二年多的“智慧药房”模式,继12月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发布《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特别肯定并要求在全国推广应用后,上升为官方认定的智慧中药房管理的行业标准。
  该文件是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深圳市中医药企业标准联盟、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参与制定。文件对智慧中药房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了阐述,对智慧中药房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场所与设施设备、主要技术要求、药品电子处方流转、中药调剂、中药饮片煎煮、质量管理等作了详细规定。
  直击“痛点” 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
  文件指出,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增长,传统中医医疗困扰人们就医的新问题接踵而来,就医流程复杂,医疗环境拥挤且标识指引不足,患者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长;部分患者选择医院代煎中药,需折返回医院取药;就医体验一直得不到提升,人员拥挤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医院超负荷运营,耗费人力成本、场地空间及资金,增加医患纠纷风险。
  智慧中药房通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运用标准化理论与方法,改造传统诊疗流程,对传统就医取药模式进行创新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服务全过程可追溯。通过与各大医院、社会医疗机构的 HIS 系统对接获取电子处方,进行专业的处方审核,为广大患者提供药品调剂、饮片煎煮、送药上门、用药咨询等一站式综合药事服务,做到了方便、快捷、安全和贴心服务,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的满意度。
  国内首创 医药龙头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文件显示,以标准化理论与方法规范的智慧中药房工作此前在国内外尚无系统性研究,本文件属国内首创,具备中医药产业智慧化发展所需的管理、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创新性,能大大提升中药药事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使中药药事服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更具市场竞争力,对智慧中药房的规范化发展具有标杆意义。2016年10月份,康美药业以其“智慧药房”项目,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互联网+”中药药事服务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单位,并且是该研究项目唯一入选的药企。
  据了解,作为在中医药领域率先提出并实践康美“智慧药房”的龙头企业,康美药业首家智慧药房2015年6月便已落地广州,随后又在深圳、北京、成都、昆明等城市陆续建立。如今,康美智慧药房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受到业界强烈关注。
  数据显示,目前康美智慧药房的合作机构已经超过250家,日最高处方量达到2.5万张,累计处方量360万张,服务门诊医生超过2.5万名,服务患者约130万人。不久前,康美药业又与昆明市政府、贵州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康美“智慧药房”体系建设是合作重要内容。
  应运而生 政策密集颁布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该标准的出炉系国家对中医药发展不断重视而应运而生。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计划”中表明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国家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多项有关中医药发展政策,均提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国务院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以及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决心。
  2017年12月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个性化、便捷化、共享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其中,《意见》特别提出,探索和推广康美“智慧药房”建设,提供包括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药煎煮、膏方制作、药品配送、用药咨询等药事服务。
  催生“蓝海” 3000亿元“互联网+中医药”市场规模
  相关研究预测显示,中药饮片市场规模2017年预计为2330亿元,2018年将达2734亿元。分析人士指出,加上配方颗粒、中药煎煮、药品配送等业务,保守估计康美“智慧药房”市场每年将达3000亿元。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康美药业凭借其中医药全产业链优势,以及在智慧药房上的先发优势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信随着《意见》的出台和标准文件的制定,未来将有更多业内和业外的竞争者进入这一“互联网+中医药”发展的“蓝海”。
  据悉,近日,云南白药、云南新世纪药业等药企纷纷开始布局“互联网+中医药”市场,建立了类似的智能煎药配送中心,互联网巨头腾讯也开始“跨界”布局“互联网+中医药”,与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河北互联网智慧医疗平台,在中医药领域共享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服务模式。  [01-10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