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消费品质量安全 > 各地质量信息 > 正文
中经搜索

厦门首创“一码通行”制度 进口冷链食品有了“身份证”

2021年01月08日 1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1月8日电 (记者 李思源)“手机扫下进口食品的‘绿码’,相关防疫证明一目了然,这下我们买起来放心多了。”厦门市民潘玲玲7日走进山姆会员商店,发现每个进口冷链食品柜都贴上了“入厦通行码”。在扫码后,潘玲玲安心挑选起让利促销的进口车厘子。

  作为中国十大口岸城市之一,厦门每年进口冷链食品约40万吨,防控疫情由物传人风险大、任务重。为此,厦门成立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组,在中国首创进口冷链食品“一码通行”制度,要求从厦门口岸入境、其他口岸转运入厦以及库存的进口冷链食品全部纳入申报管理,经审核获取进口冷链食品“入厦通行码”后方可流转,率先实行“一口申报、一码通行、一网追溯”。

  “一码通行”制度实施半个多月后,记者跟随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走访厦门多家大型商超,发现不少进口冷链食品货柜都在醒目的位置,贴好绿色的“入厦通行码”。

  “‘入厦通行码’就像进口商品的身份证,它既能让企业实现无纸化办公,还能让消费者快速透明地看到进口食品全链路的一个信息,在我们卖场实现放心购物。”山姆会员商店华南区区域总经理舒华向记者演示了扫码过程,只见手机扫完“入厦通行码”后立刻呈现进口食品的入境基本信息、货物流向、消毒证明以及相关的检验检疫证明。

  “查验‘入厦通行码’目的在于实现进口商品追溯全链条,使前端进口冷链食品申报信息和下游食品追溯信息,按批次逐一对应。”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规处副处长焦勇告诉记者,目前已审核了350家企业申报的进口冷链食品1927单,赋码进口冷链食品18684吨。

  “为顺利实行‘一码通行’制度,厦门前期已建设两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同时抽调人员组成审核专班进行监管审查,目前每天审核300单左右,实现源头全把控。”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规处副处长焦勇表示,截至1月6日,两个集中监管仓,顺利进仓596柜,核酸检测3729批次,消毒货物14437吨,出仓进口冷链食品12091吨,成功拦截阳性货物4批次,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规处副处长焦勇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行“入厦通行码”的实行力度,加强一体化监管,组织开展覆盖进口商、贮存经营者、流通和餐饮企业等主体的监督检查,“让消费者有一个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完)

(责任编辑:佟明彪)

閸掑棔闊╅崚甯窗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