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6日开赛以来,“汉超”以惠民票价赢得大众好评,首批1.05万张门票开售即罄。江汉区同步联合武商等平台发放体育消费券。武汉正以“小切口”激活消费大市场,书写着文体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种“低票价+消费券+政企联动”的创新模式,让足球从“高端赛事”变为“民生消费”,正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具体实践。
《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爆火已久的“苏超”还是热度不减的“汉超”均是激发赛事经济,不断释放体育消费活力,充分彰显出体育消费的巨大潜力。
《意见》提出,开展商旅文体健联动,促进赛、展、节、游一体谋划、一体开展,丰富产业业态。而“汉超”已成为展示江汉体育精神的重要窗口,“松仔”IP融合热干面、小龙虾等汉味元素走进赛场,量身打造的“体文旅康商”优享套餐诚意满满,激发出广大市民参与热情,真正实现了“让更多人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乐消费”。去年以来,全区各中小学参与校园足球运动人数近万人,与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达成校园足球青少年培训项目合作,成功举办“三人四门制”的“江汉拜仁杯”足球联赛,不断做深做实做优校园足球及青训工作。这不仅培育了稳定的体育运动参与群体,更让运动从“短期体验”变为“生活习惯”,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近年来,我国人均GDP稳步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满足大众“多样化”“高品质”“个性化”的体育消费需求日益迫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国民经济数据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9%,折射出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生活的热爱与期待。而新时代体育消费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不仅为消费这驾“马车”贡献产业“加速度”,促使其跑得更稳、更快,还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各地各类体育赛事活动遍地开花,体育消费需求涌现多元新场景,要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打开“新赛道”。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关键也应要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既要建好场地,也要运营好服务;既要降低门槛,也要提升体验;既要政府引导,也要市场发力。这种多元参与、深度融合的模式,才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动力,才能满足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
绿茵场上的拼搏永不落幕,体育消费的浪潮正奔涌而来。我们当乘此东风,以优质供给撬动多样体育消费需求,以暖心服务点燃体育热情,发扬体育正能量,让全社会真正愿意为“赛事+消费”买单,不断激发消费潜能。
作者:冉纯真(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