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2018年01月04日 10:00   来源: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何 可

  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

  安全,这个底线不好守!

  2013年,新西兰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大众DSG变速箱隐患事件;2014年,台湾地沟油事件;2015年,走私“僵尸肉”事件、大众汽车排量作弊事件、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2016年,毒跑道事件、宜家抽屉柜伤人事件、三星NOTE7手机爆炸事件;2017年,西安问题电缆事件、高田安全气囊召回事件、欧洲“毒鸡蛋”事件、日本神户制钢爆出数据造假事件……5年来,国内外质量安全形势,可谓错综复杂,挑战“底线”,即使发达国家也难逃波及。

  安全,这个底线守住了!

  我国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从2013年的0.46降低至2014年的0.39,2016年达到0.33,全国未发生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实现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不超过0.46的控制目标;近5年来,我国口岸截获外来生物4000余种、100余万次,当好了国门“把关人”;近5年来,质检系统共查处质量违法案件40多万起,召回缺陷汽车4000多万辆,平均每年监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7万多条……5年来,质检系统始终坚守质量安全底线,严把国门、厂门,坚决守住了“三大安全”——消费品安全、国门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

  筑牢消费品安全“防火墙”

  消费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质量安全状况关系着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关系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关系着我国能否从制造大国成功转型为制造强国。

  2016年,质检总局围绕儿童用品、食品相关产品、家用电器、电子商务产品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共治力度、宣传力度。

  2017年,质检总局在消费品、农资、建材、汽配、汽柴油等5大领域分别发力,查处大案要案,充分发挥执法打假维护质量安全、促进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

  5年来,质检系统不断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出重拳”“打组合拳”维护消费品安全。全国质检系统平均每年监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7万多条、产品伤害案例近9万件,消费品监督抽查种类占全年监督抽查计划60%以上。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万人次,查处质量违法案件40余万起,涉案货值200余亿元。由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倡导的“质检利剑”行动一次次勇于“亮剑”,让质量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严冯敏表示,在经历了体制调整、机构整合和食品职能划转后,全国质监系统执法战线主动适应新形势对执法打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始终保持着执法打假的高压态势,持续组织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严查彻办了一批大案要案,有效惩处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违法分子,打击了一批质量违法行业“潜规则”。

  “质检利剑”在铁腕执法、斩获大案要案的同时,对于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计量、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问题也频频出手。2015年,质检总局部署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车用发动机和汽柴油“质检利剑”专项行动,有效保障了汽柴油升级方案的落实。2016年,质检总局围绕保障民生计量,全面开展加油机、电表、气表、水表“质检利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计量欺诈行为。

  缺陷产品召回是“保安全”的另一项重要手段。据介绍,近5年来,我国共实施1013次召回,召回缺陷汽车4729.9万辆,占14年来召回总量的83%。《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实施两年来,我国消费品召回的总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件。

  2017年9月14日至10月13日,一个月内因高田气囊召回汽车达800万辆。媒体评论,如果没有质检总局的介入,跨国车企的高田气囊召回或还将姗姗来迟。

  织好国门安全“防护网”

  地中海实蝇、疯牛病、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任何一种有害生物或传染病的传入均会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带来灾难。

  “国门生物安全涉及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外来生物通过人为和自然条件跨境传播到一个新区域后,如果当地生存环境适宜,或缺乏天敌,容易引起大灾害。

  防止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质传入和有害生物入侵,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打赢这场战争的法宝便是覆盖海陆空口岸,囊括出入境人员、进出口货物、国际邮件快件、国际交通工具的立体式国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进境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年均增长超过20%,累计监测截获外来有害生物超8000种。

  要当好“把关人”,必须织好“防护网”。质检系统以完善集疫病疫情、风险分析、技术法规、应急预警为一体的国门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为抓手,强化检疫准入体系评估,推进国门生物安全监管分层、企业分类、风险分级管理。

  2017年10月,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爆出大规模造假丑闻,随后有媒体披露,十多年前一批准备用于三峡工程的进口热轧钢板,被中国检验检疫部门检出不合格,这批钢板正是来自日本神户制钢。“旧闻”成为“新闻”,引发了网友对检验检疫部门进出口质量安全把关的纷纷点赞。

  如今,质检总局正着力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2016年组织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检出进口商品不合格率28.4%。与此同时,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严密守护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全面构建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

  打好特种设备安全“攻坚战”

  我国是特种设备大国,保有各类特种设备上千万台。这些特种设备,不是位于高空就是处于高速,不是在高压下就是在高温中,危险性高,安全监管难度大。

  不过,盘点近年来发布的特种设备相关数据,“安全形势平稳”、“事故同比下降”是提到最多的字眼。事实也确实如此。近年来,我国万台特种设备的死亡率稳步降低,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电梯为例,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量均为世界第一,每天安全运送乘客达到几亿人次。

  全国多年未发生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与质检系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近年来,质检总局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和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老旧小区电梯隐患整治攻坚战,在特种设备数量增长超过70%的情况下,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持续下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年来,特种设备领域法规标准不断完善。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正式步入科学化、法治化轨道运行。2015年,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赋予了质检部门开展锅炉环保监督检查的重要职责。2016年,《电梯安全条例》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研究项目。联合发改委、环保部制定了部门规章《锅炉节能环保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目录》等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发布实施,第一个整合后的设备大规范《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已经颁布,组织完成了特种设备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整合精简。形成了以1部法律、1部行政法规、11部部门规章和100多个安全技术规范为主体的法规体系。

  5年来,特种设备科技基础不断强化。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完成验收。

  如今,社会公众对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已经从保障安全的基本要求,向提高可靠性、舒适性的更高安全保障和服务要求转变。这一转变,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特种设备工作者不仅要会“看病”,给特种设备“开药方”,还要懂得“预防”方法,防止特种设备“生病”。

  新时代,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质检系统正在创造出更多的新经验,为消费者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