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殡葬服务阳光定价守护逝有所安的民生底线

2025-11-27 13: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殷俊红)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以殡葬服务阳光定价守护逝有所安的民生底线

2025年11月27日 13: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生老病死,民生大事。殡葬服务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牵动着生者的情感与权益。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民政部联合制定的《殡葬领域明码标价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以法治方式为殡葬领域价格行为立规矩、划红线,这不仅是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必要之举,更是回应社会关切、守护逝有所安的民生底线的有力举措,标志着我国殡葬领域价格监管迈入系统化、精细化治理的新阶段。

一、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全链条、可追溯的明码标价体系

《规定》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构建一个覆盖服务全链条、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溯的明码标价体系,从根本上不给价格欺诈、暗箱操作等价格违法行为留有空间。

其一,强调价格标示的完整性与清晰性,杜绝模糊空间。《规定》第九条、第十条对此进行了精准规制,要求服务内容必须与数量、规格等关键信息完整绑定,禁止使用欺骗性、误导性的表述,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面议”“100元起”等模糊标注。这相当于为服务内容制定了成份表,迫使经营者明示服务内容与价格,让丧属在消费前就能对整体花费有清晰、准确的预期。

其二,确立价格信息的动态调整与集中公示机制,保障信息时效与权威。《规定》第十二条要求价格变动应及时调整标价,确保了价格信息的实时准确性。第十三条创新性地提出,由地级及以上民政部门在官方网站开设专栏,对殡葬服务机构的全部收费信息进行集中公示。这一政府背书式的集中发布,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权威、便捷的查询比对平台,也形成了对经营者标价行为的强力外部监督,是推动价格阳光化的重要制度支撑。

其三,聚焦特殊场景与新兴业态,实现监管无死角。 针对电话洽谈、个性化服务、代办服务等容易产生纠纷的情形,《规定》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均作出了明确要求,如事前提供书面价目表、合同明示、代办不得加价等。这些条款体现了立法者对现实交易中复杂性的充分考量,确保了明码标价原则在不同业务模式下都能得到有效贯彻。

二、注重分类施策,体现监管的精准化与精细化

殡葬领域经营者类型多样,涉及殡仪馆、公墓、骨灰堂以及销售殡葬用品的经营主体和殡葬中介。《规定》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处理,而是根据不同的服务主体和场景,设计了差异化的明码标价要求。

对于殡仪馆,《规定》第十五条不仅要求公示服务项目、内容和标准,更特别要求明确“服务性质”(基本服务与延伸服务)和“收费管理/定价形式”(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这一区分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丧属理解不同服务的属性与定价逻辑,避免将本应普惠的基础服务与市场化的增值服务相混淆,从而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对于公墓、骨灰堂,《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则侧重于墓位、格位本身属性的透明。要求明确标示位置、面积、材质、使用年限等与价值密切相关的信息,并明确标示墓位(格位)使用费与维护管理费。这有助于遏制在墓地销售中利用信息不对称夸大宣传、隐瞒关键条件的行为,维护了丧属的长期权益。

这种分类施策的规则设计,使得《规定》的各项要求更加贴合不同经营主体的实际运作模式,增强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也为基层执法部门提供了清晰、具体的监管指引,体现了监管的精准化与精细化。

三、强化权益保障,凸显法规的制度刚性与公平正义

《规定》的立法精神,始终贯穿着对丧属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和对公平正义市场秩序的坚定维护。

一方面,赋予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从要求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到鼓励使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从规定套餐需列明所有项目价格,到明确先消费后结算需事前确认,《规定》的诸多条款都在努力确保丧属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能够自主、自愿地进行选择。

另一方面,严厉禁止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划定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规定》在第六章违法行为中,详细列举了未按规定明码标价和多种价格欺诈的具体情形,如弱化不利价格条件、以套餐变相计入减免费用、报低价后另行加收等。这些禁止性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上位法紧密衔接,为打击殡葬领域价格违法行为提供了直接、明确的依据,显著提升了法律的威慑力。

四、引导行业自律,推动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

规范市场秩序,关键在于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规定》通过明确、细致的规则,为经营者提供了合规经营的行动指南,引导其将外部监管要求转化为内部管理规范。

同时,《规定》第七条要求公示监督投诉电话、第十三条推动政府集中公示,这些举措都在积极构建一个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它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对违法行为的强大舆论压力,从而倒逼整个行业审视自身行为,提升服务透明度与诚信度,最终推动殡葬行业走向健康、规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未来《规定》的发布实施,是我国殡葬服务市场法治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以其全面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为根治殡葬服务领域价格乱象开出了一剂系统药方。展望未来,随着《规定》的落地生根和持续发力,随着即将出台的新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实施,一个价格更透明、消费更放心、服务更人性的殡葬服务环境将逐步形成。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对生者的有效抚慰,更是以法治方式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民生细微之处的扎实推进。(张丽丽 教授,博士 民政职业大学)

(责任编辑:殷俊红)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