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子晨
AI合成的假商品图、过度美化的“种草”笔记、加美颜滤镜的带货短视频……近年来,“货不对版”已成为电商行业亟待整治的痼疾之一。
“看全网同款都是一个图,分不清哪家是正版”“搜索页全是AI模特图,完全分不清实物”“看图片是呢子大衣,收到货却是聚酯纤维”……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AI照骗”的吐槽屡见不鲜。AI假图虚假营销,引发诸多不满和投诉。
不良商家利用AI低成本批量盗用商品图,仿冒爆款商品,在导致消费者踩坑的同时,也让原创商家苦不堪言。“模特图被AI换背景直接就用了,价格挂得更低,销量还比我们高。”一位原创男装品牌负责人表示。还有商家反映,用肖像权投诉模特图被侵权,对方通过AI换脸继续盗用,维权成本极高。
针对这一行业乱象,淘宝3月27日发布新规,率先启动AI假图治理,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和原创商家的权益。同时,其也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规范使用AI生成图片,保障商品信息真实,一起加入对AI假图的全面治理。
据淘宝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将明确认定“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不存在场景导致商品失真”“抠图贴图感明显失真”等AI假图典型场景,上线识别模型,通过“源头拦截”、“存量清理”和“标识提醒”等举措,对平台AI假图进行全面治理。
据悉,在商品发布端,平台将实时检测和拦截失真图片。同时,还将在商品详情页上线AI合成提示标识,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拦截过度合成、AI夸大的假图近10万张。